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cyano-3-hydroxyphthalide | 1378824-7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cyano-3-hydroxyphthalide
英文别名
6-cyano-3-hydroxyphthalide;1-hydroxy-3-oxo-1H-2-benzofuran-5-carbonitrile
7-cyano-3-hydroxyphthalide化学式
CAS
1378824-70-4
化学式
C9H5NO3
mdl
——
分子量
175.144
InChiKey
MDGASVFTYCWXT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70.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抑制酪氨酰 DNA 磷酸二酯酶 I (Tdp1) 和拓扑异构酶 I (Top1) 的茚并异喹啉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酪氨酰 DNA 磷酸二酯酶 I (Tdp1) 在修复由拓扑异构酶 I (Top1) 抑制剂喜树碱和多种其他破坏 DNA 的抗癌剂引起的受损 DNA 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报告记录了作为 Tdp1 和 Top1 双重抑制剂的新型茚并异喹啉的设计、合成和评估。来自人类癌细胞培养物的酶抑制数据和细胞毒性数据用于建立结构-活性关系。茚并异喹啉对 Tdp1 的效力范围为 5 μM 到 111 μM,这使得活性更强的化合物成为已知的最有效的该靶标抑制剂。细胞毒性平均图中点范围为 0.02 至 2.34 μM。
    DOI:
    10.1021/jm3014458
  • 作为产物:
    描述:
    6-氰基苯酞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反应 27.0h, 生成 7-cyano-3-hydroxyphthal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抑制酪氨酰 DNA 磷酸二酯酶 I (Tdp1) 和拓扑异构酶 I (Top1) 的茚并异喹啉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酪氨酰 DNA 磷酸二酯酶 I (Tdp1) 在修复由拓扑异构酶 I (Top1) 抑制剂喜树碱和多种其他破坏 DNA 的抗癌剂引起的受损 DNA 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报告记录了作为 Tdp1 和 Top1 双重抑制剂的新型茚并异喹啉的设计、合成和评估。来自人类癌细胞培养物的酶抑制数据和细胞毒性数据用于建立结构-活性关系。茚并异喹啉对 Tdp1 的效力范围为 5 μM 到 111 μM,这使得活性更强的化合物成为已知的最有效的该靶标抑制剂。细胞毒性平均图中点范围为 0.02 至 2.34 μM。
    DOI:
    10.1021/jm30144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Flow-Flash Chemistry to Scale-up Synthesis of 5-Cyano-2-formylbenzoic Acid
    作者:Masaki Seto、Shinichi Masada、Hirotsugu Usutani、David G. Cork、Koichiro Fukuda、Tetsuji Kawamoto
    DOI:10.1021/acs.oprd.9b00180
    日期:2019.7.19
    Efficient scale-up synthesis of 5-cyano-2-formylbenzoic acid or its cyclic isomer 6-cyano-3-hydroxy-2-benzofuran-1(3H)-one (1) as a key intermediate for various biologically important compounds has been achieved from isopropyl 2-bromo-5-cyanobenzoate (8c) by means of continuous flow-flash chemistry using flow microreactors. It was found that Br/Li exchange reaction of 8c, bearing both a carboisopropoxy
    有效地按比例放大合成5-氰基-2-甲酰基苯甲酸或其环状异构体6-氰基-3-羟基-2-苯并呋喃-1(3 H)-一(1)作为各种生物学上重要的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通过使用流动微反应器的连续流动闪蒸化学方法,从2-溴-5-氰基苯甲酸异丙酯(8c)中获得了上述化合物。结果发现,在-50℃下,带有碳异丙氧基和氰基的8c与BuLi的Br / Li交换反应在0.1 s内发生,所得高反应性芳基锂中间体与DMF甲酰化,得到1,这是通过常规批处理过程很难实现的。连续流动闪蒸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反应体系的改进导致在270分钟内从897 g 8c生成237 g 1。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流动微反应器的流动闪蒸化学,可以从相应的2-溴苯甲酸酯方便地合成带有亲电基团的邻苯二酸衍生物。
  • SYNTHESIS AND USE OF DUAL TYROSYL-DNA PHOSPHODIESTERASE I (Tdp1) - TOPOISOMERASE I (Top1) INHIBITORS
    申请人: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公开号:US20150133445A1
    公开(公告)日:2015-05-14
    The invention described herein pertains to the synthesis and use of certain N-substituted indenoisoquinoline compounds which inhibit the activity Tyrosyl-DNA Phosphodiesterase I (Tdp1) or Topoisomerase I (Top1) or both, or otherwise demonstrate anticancer activity. Also disclosed are novel N-substituted indenoisoquinoline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novel N-substituted indenoisoquinoline compounds.
    本发明涉及合成和使用某些N-取代吲哚异喹啉化合物,其抑制酪氨酸-DNA磷酸二酯酶I(Tdp1)或拓扑异构酶I(Top1)或两者的活性,或表现出抗癌活性。还公开了新型N-取代吲哚异喹啉化合物和包含新型N-取代吲哚异喹啉化合物的制药组合物。
  • US8912213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912213B2
    公开(公告)日:2014-12-16
  • US917500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175002B2
    公开(公告)日:2015-11-03
  • US940284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402842B2
    公开(公告)日:2016-08-0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苯甲基(1-{(2-amino-2-methylpropanoyl)[(2S)-2-aminopropanoyl]amino}-2-methyl-1-oxopropan-2-yl)甲基氨基甲酸酯(non-preferredname)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4(1H)-酮 苯并呋喃并[2,3-d]哒嗪-4(3H)-酮 苯并呋喃并(3,2-c)吡啶,1,2,3,4-四氢-2-(2-(二甲氨基)乙基)-,二盐酸 苯并呋喃与1H-茚的聚合物 苯并呋喃[3,2-b]吡咯-2-羧酸 苯并呋喃-7-羧酸 苯并呋喃-7-硼酸频那醇酯 苯并呋喃-7-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