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is(2,4-dimethylphenyl)ethane | 94143-6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is(2,4-dimethylphenyl)ethane
英文别名
2,4,2',4'-tetramethyl-bibenzyl;1-[2-(2,4-dimethylphenyl)ethyl]-2,4-dimethylbenzene
1,2-bis(2,4-dimethylphenyl)ethane化学式
CAS
94143-65-4
化学式
C18H22
mdl
——
分子量
238.373
InChiKey
UIYAVMHVUDMID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1-72 °C
  • 沸点:
    175-182 °C(Press: 12 Torr)
  • 密度:
    0.96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甲基苄醇草酸二甲酯1,2-双(二苯基膦)乙烷氯化镍 、 lith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85%的产率得到1,2-bis(2,4-dimethylphenyl)et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的苄醇均偶联反应合成二苄基
    摘要:
    二苄基是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基本结构单元,它们通常通过卤化物,有机金属和醚的均偶联来制备。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种使用醇的这类化合物的方法,该醇更稳定且易于获得。该反应通过镍催化的和草酸二甲酯辅助的苄醇的动态动力学均偶联进行。伯醇和仲醇都是可以容忍的。
    DOI:
    10.1055/a-1467-24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 l'action d'aldéhydes sur le chlorure de benzylmagnésium et quelques homologues
    作者:A. Jacot-Guillarmod
    DOI:10.1002/hlca.19570400611
    日期:——
    Les homologues du chlorure de benzylmagnésium substitués sur le noyau par un ou plusieurs groupes méthyles en 2, 3, 4, 2–4 ou 2–5 donnent avec le butanal, en plus de l'alcool secondaire, un produit de réaction anormale, à savoir un diol. Celui-ci est formé par condensation en ortho, relativement au groupe CH2 MgX, d'une deuxième molécule d'aldéhyde. La proportion de ce produit anormal varie suivant
    不含氯的苄基镁替代物,属于第2、3、4、2、4或2-5个,但不包括丁二醛,加法尔的第二代,非常规的产品,精通二醇。原状的凝结物,CH 2 MgX的相对亲戚,分子的丁二醛。替代品的比例因果关系不正常。
  •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tic C–C coupling of halogenated arenes mediated by metal cocatalyst
    作者:Yaru Li、Yajiao Li、Caixia Hu、Xiaodong Wen、Hongwei Xiang、Yongwang Li、Hans Niemantsverdriet、Ren Su
    DOI:10.1039/d2gc02799b
    日期:——
    photocatalyst, the adsorption of benzyl halide, the activation of the C–X bond, and the removal kinetics of photogenerated active halogen species can be manipulated to tune the generation rate of bibenzyl. In comparison with Pd and Cu, Ni supported on gCN presents a moderate adsorption of benzyl halide, a fast C–X dissociation rate, and a rapid removal of active halogen anions, thus achieving a 13-fold
    多相光催化为卤代苄的选择性 C-C偶联提供了一个环保平台使用醇作为氢供体进行加氢脱卤,但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反应速率需要显着提高应用。这需要一种设计合理且价格合理的光催化剂,具有优化的吸附和动力学,用于反应物和中间体的选择性转化。在这里,我们证明了选择最佳金属作为负载在石墨氮化碳 (gCN) 光催化剂上的助催化剂、苄基卤化物的吸附、C-X 键的活化和光生活性卤素物质的去除动力学可以被操纵来调节联苄的生成速率。与 Pd 和 Cu 相比,gCN 上负载的 Ni 表现出对苄基卤化物的适度吸附,快速的 C-X 解离速率和快速去除活性卤素阴离子,因此,在可见光照射下卤代芳烃的 C-C 偶联增强了 13 倍。这种高性能也使其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光催化剂,可用于在流动系统中可扩展地合成增值联苄。
  • Effective Activation of Strong C−Cl Bonds for Highly Selective Photosynthesis of Bibenzyl via Homo‐Coupling
    作者:Qingning Yang、Xiyi Li、Lu Chen、Xiaoyu Han、Feng Ryan Wang、Junwang Tang
    DOI:10.1002/anie.202307907
    日期:2023.10.23
    nanoparticles exhibit robust performance in photocatalytic C−C coupling of inert benzyl chloride. Compared to previously reported Cu/TiO2, the selectivity towards bibenzyl increases from 57 to 93 %. Cu loading enhances the reactant adsorption, C−Cl bond activation and charge separation/transfer. The moderate oxidation of 2-propanol by ZnO is a key factor in alleviating the generation of byproduct toluene
    负载 Cu 的 ZnO 纳米粒子在惰性氯化苄的光催化 C−C 偶联中表现出强大的性能。与之前报道的Cu/TiO 2相比,联苄的选择性从57%增加到93%。 Cu 负载增强了反应物吸附、C−Cl 键活化和电荷分离/转移。 ZnO对2-丙醇的适度氧化是减轻副产物甲苯生成的关键因素。
  • A Synthesis of Di-(2,4-xylyl)-acetic Acid
    作者:Reynold C. Fuson、M. L. Ward
    DOI:10.1021/ja01207a503
    日期:1946.3
  • Kuskow et al.,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57, vol. 27, p. 1454,1455; engl. Ausg. S. 1528, 1529
    作者:Kuskow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