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了四种单核Cu(I)配合物,描述为[Cu(N,N)2 ] PF 6(1)和[Cu(N,N)(P,P)] PF 6(2–4),其中N,N为N-(1-(2 - H-
吲唑-2-基)亚乙基)-
2,6-二异丙基苯胺,P,P为膦衍生的辅助
配体(双[2-(
二苯基膦基)苯基]醚(POP),双(
二苯基膦基)
乙烷(dppe)或2 PPh 3)。这些新物种的特征在于NMR,FT-IR,元素分析,循环伏安法,UV-Vis发射光谱,瞬态吸收光谱和DFT计算。另外,配合物1和2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四种配合物在400 K和450 nm之间均显示MLCT吸收带,此外在77:K的4:1
乙醇:
甲醇玻璃状基质中具有弱结构的
磷光。配合物2-4具有类似于质子化N的
磷光的发射曲线。,N
配体,表明在77 K处处于最低激发态的三重态LC特性。相比之下,混合的MLCT / LC三重态发射极有可能是复合物1的
磷光的原因。在室温下,在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