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2,3-bis(bromomethyl)-6,7-dinitroquinoxaline
2,3-bis(bromomethyl)-6,7-dinitroquinoxaline | 883875-27-2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二氮杂萘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bis(bromomethyl)-6,7-dinitroquinoxaline
英文别名
——
CAS
883875-27-2
化学式
C
10
H
6
Br
2
N
4
O
4
mdl
——
分子量
405.99
InChiKey
CAQAJZUPCJASS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熔点:
153 °C
沸点:
515.7±45.0 °C(Predicted)
密度:
2.10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重原子数:
20
可旋转键数:
2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拓扑面积:
117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6,7-diamino-2,3-bis(bromomethyl)quinoxaline
883875-28-3
C
10
H
10
Br
2
N
4
346.024
——
6,7-diamino-2,3-dimethylquinoxaline
——
C
10
H
12
N
4
188.23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bis(bromomethyl)-6,7-dinitroquinoxali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
乙醇
为溶剂, 20.0 ℃ 、500.0 kPa 条件下, 反应 29.0h, 生成 2,3-bis(bromomethyl)-7,8-bis(2-pyridyl)pyrazino[2,3-g]quinoxa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和双(溴甲基)取代的双和四齿 N-杂芳族配体的合成:吡嗪官能化富勒烯二元组的构建单元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菲咯啉 (phen)、吡嗪并 [2,3-f]-菲咯啉 (pphen)、双吡啶并 [3,2-a:2',3 的氨基和双 (溴甲基) 取代衍生物的合成'c]吩嗪 (dppz), 吡嗪并[2,3-i]双吡啶并[3,2-a:2',3'c]吩嗪, 2,3-双(2-吡啶基)吡嗪 (dpq), 2, 3-双(2-吡啶基)喹喔啉(dpq)和7,8-双(2-吡啶基)吡嗪并[2,3g]喹喔啉。这些取代的双齿和四齿 N-杂芳族配体是制备富勒烯配体 4-9 的潜在合成子。二酮、1,10-菲咯啉-5,6-二酮11a(苯二酮)、2,2-吡啶基11b和1,4-二溴-2,3-丁二酮33用作起始材料。苯二酮通过二酮 11a 的二肟通过两步合成转化为苯二胺 13。氨基取代的 dppz 和 dpq 衍生物是通过还原相应的硝基化合物获得的,硝基化合物是通过二酮 11a 和 11b 与适当的邻苯二胺衍生物的席夫碱缩合获得的。还提出了通过二氨基取代的
DOI:
10.1002/ejoc.200500548
作为产物:
描述:
N,N'-(4,5-二硝基-1,2-亚苯基)双(4-甲基苯磺酰胺)
在
硫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2,3-bis(bromomethyl)-6,7-dinitroquinoxa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和双(溴甲基)取代的双和四齿 N-杂芳族配体的合成:吡嗪官能化富勒烯二元组的构建单元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菲咯啉 (phen)、吡嗪并 [2,3-f]-菲咯啉 (pphen)、双吡啶并 [3,2-a:2',3 的氨基和双 (溴甲基) 取代衍生物的合成'c]吩嗪 (dppz), 吡嗪并[2,3-i]双吡啶并[3,2-a:2',3'c]吩嗪, 2,3-双(2-吡啶基)吡嗪 (dpq), 2, 3-双(2-吡啶基)喹喔啉(dpq)和7,8-双(2-吡啶基)吡嗪并[2,3g]喹喔啉。这些取代的双齿和四齿 N-杂芳族配体是制备富勒烯配体 4-9 的潜在合成子。二酮、1,10-菲咯啉-5,6-二酮11a(苯二酮)、2,2-吡啶基11b和1,4-二溴-2,3-丁二酮33用作起始材料。苯二酮通过二酮 11a 的二肟通过两步合成转化为苯二胺 13。氨基取代的 dppz 和 dpq 衍生物是通过还原相应的硝基化合物获得的,硝基化合物是通过二酮 11a 和 11b 与适当的邻苯二胺衍生物的席夫碱缩合获得的。还提出了通过二氨基取代的
DOI:
10.1002/ejoc.2005005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2羟基吲[2,1-b〕喹唑啉-6(12H)-酮)
黑暗猝灭剂BHQ-3,BHQ-3NHS
鸭嘴花酚碱
鸭嘴花碱酮;(S)-2,3-二氢-3,7-二羟基吡咯并[2,1-b]喹唑啉-9(1H)-酮
鸭嘴花碱酮
鸭嘴花碱盐酸盐
鲁米诺单钠盐
鲁米诺
骆驼蓬碱
颜料蓝64
颜料蓝60
顺式-卤夫酮
顺式-(喹喔啉-2-基)丙烯腈1,4-二氧化物
非奈利酮
青黛酮
雷替曲塞杂质1
阿法替尼杂质J
阿法替尼杂质I
阿法替尼杂质28
阿法替尼杂质18
阿法替尼杂质13
阿法替尼杂质
阿法替尼中间体
阿法替尼
阿法替尼
阿朴藏红
阿巴康唑
阿夫唑嗪杂质A
阿夫唑嗪杂质
阿夫唑嗪EP杂质C
阿夫唑嗪
阿喹司特
阿呋唑嗪杂质
阿呋唑嗪杂质
铜迈星
铁诱导细胞死亡激活剂
钠四丙基硼酸酯
酸性蓝98
酸性红101
酮色林醇
酞联氮基[2,3-b]酞嗪-5,14-二酮,7,12-二氢-
酞嗪-5-羧酸
酞嗪-2-氧化物
酚藏花红
酚嗪
酒石酸溴莫尼定
邻苯二甲酰肼
还原黄6GD
还原蓝6
达尼喹酮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4,6-dimethyl-3,5-octandione
下一个:(E)-5,13-diethyl-10-methyl-9-heptadecen-8-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