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amino-2,2-dimethyl-2H-chromene | 203195-0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amino-2,2-dimethyl-2H-chromene
英文别名
2,2-dimethyl-2H-chromen-8-amine;2,2-dimethylchromen-8-amine
8-amino-2,2-dimethyl-2H-chromene化学式
CAS
203195-00-0
化学式
C11H13NO
mdl
——
分子量
175.23
InChiKey
MDZAGPSMPCRFR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7.6±40.0 °C(Predicted)
  • 密度:
    1.08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35.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amino-2,2-dimethyl-2H-chrome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正庚烷乙基苯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6.0h, 生成 16,16-Dimethyl-5,7,15-trioxa-12-azapentacyclo[11.8.0.02,10.04,8.014,19]henicosa-1(13),2,4(8),9,11,14(19),17,20-oct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Pyranophenanthridine Analogues of Fagaronine and Acronycine.
    摘要:
    5-氨基、6-氨基、7-氨基和 8-氨基-2,2-二甲基-2H-苯并吡喃与 6-溴-藜芦醛或 6-氯胡椒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希夫碱,随后将其还原成相应的苄基苯并吡喃胺 30-33 和 36-39。这些胺在二异丙基酰胺锂介导下发生环化,然后在空气中自发氧化,得到了吡喃菲啶 3-14。评估了化合物 3-14 对 L1210 和 HT29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9,9-二甲基-9H-吡喃并[3,2-b]菲啶似乎是该系列中最有前途的化合物,因为二甲氧基衍生物 11 和亚甲二氧基衍生物 12 都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活性。化合物 12 的活性最强,能诱导细胞大量聚集在 G2+M 期,这表明细胞毒性是由于 DNA 的完整性或功能受到干扰所致。
    DOI:
    10.1248/cpb.46.34
  • 作为产物:
    描述:
    3-(2-nitrophenoxy)-3-methylbutyne 在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75h, 生成 8-amino-2,2-dimethyl-2H-chrome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Pyranophenanthridine Analogues of Fagaronine and Acronycine.
    摘要:
    5-氨基、6-氨基、7-氨基和 8-氨基-2,2-二甲基-2H-苯并吡喃与 6-溴-藜芦醛或 6-氯胡椒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希夫碱,随后将其还原成相应的苄基苯并吡喃胺 30-33 和 36-39。这些胺在二异丙基酰胺锂介导下发生环化,然后在空气中自发氧化,得到了吡喃菲啶 3-14。评估了化合物 3-14 对 L1210 和 HT29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9,9-二甲基-9H-吡喃并[3,2-b]菲啶似乎是该系列中最有前途的化合物,因为二甲氧基衍生物 11 和亚甲二氧基衍生物 12 都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活性。化合物 12 的活性最强,能诱导细胞大量聚集在 G2+M 期,这表明细胞毒性是由于 DNA 的完整性或功能受到干扰所致。
    DOI:
    10.1248/cpb.46.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