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bis(aminomethyl)-3,6-di-n-hexyloxynaphthalene | 1042766-1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7-bis(aminomethyl)-3,6-di-n-hexyl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7-(Aminomethyl)-3,6-dihexoxynaphthalen-2-yl]methanamine;[7-(aminomethyl)-3,6-dihexoxynaphthalen-2-yl]methanamine
2,7-bis(aminomethyl)-3,6-di-n-hexyl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042766-16-4
化学式
C24H38N2O2
mdl
——
分子量
386.578
InChiKey
QYZZOPNFVQKTK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7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7-bis(aminomethyl)-3,6-di-n-hexyloxynaphthalene均苯四甲酸二酐sodium acetate乙酸酐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2.5h, 以13%的产率得到14,18,32,36-Tetrahexoxy-3,11,21,29-tetrazaundecacyclo[29.5.3.313,19.13,6.15,9.18,11.121,24.123,27.126,29.034,38.016,44]octatetraconta-1(37),5(47),6,8,13(45),14,16,18,23,25,27(41),31,33,35,38,43-hexadecaene-4,10,22,28,40,42,46,48-o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包含两个均苯四甲二酰亚胺和两个二烷氧基萘的主体分子对聚甲氧基苯的分子识别
    摘要:
    为了继续研究由两个均苯四酸二亚胺和两个二烷氧基萘组成的π电子贫乏分子的分子识别,已研究了其与π电子富集的聚甲氧基苯的夹杂作用。UV-vis滴定研究表明,在CHCl 3中的缔合常数(K a 's)为1:1配合物的顺序为:1,3,5-三甲氧基苯(31.3 M -1)> 1,3-二甲氧基苯(9.2 M -1)> 1,2-二甲氧基苯(6.5 M -1)> 1,4-二甲氧基苯(2.8 M -1)。主体和二甲氧基苯之间的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分析证明了腔内1:1配合物,并提供了有关配合物结构的有用信息。不仅电荷转移相互作用,而且其他弱相互作用,例如静电,范德华力,以及萘的α-氢原子与甲氧基氧原子之间的独特氢键也被认为是导致K a '值的原因。 s。因此,中性主体已经在有机溶剂中使用多点弱相互作用,实现了对聚甲氧基苯的分子识别。
    DOI:
    10.1016/j.tet.2009.11.087
  • 作为产物:
    描述:
    2,7-dicyano-3,6-di-n-hexyloxynaphthalene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5%的产率得到2,7-bis(aminomethyl)-3,6-di-n-hexyloxy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包含两个均苯四甲二酰亚胺和两个二烷氧基萘的主体分子对聚甲氧基苯的分子识别
    摘要:
    为了继续研究由两个均苯四酸二亚胺和两个二烷氧基萘组成的π电子贫乏分子的分子识别,已研究了其与π电子富集的聚甲氧基苯的夹杂作用。UV-vis滴定研究表明,在CHCl 3中的缔合常数(K a 's)为1:1配合物的顺序为:1,3,5-三甲氧基苯(31.3 M -1)> 1,3-二甲氧基苯(9.2 M -1)> 1,2-二甲氧基苯(6.5 M -1)> 1,4-二甲氧基苯(2.8 M -1)。主体和二甲氧基苯之间的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分析证明了腔内1:1配合物,并提供了有关配合物结构的有用信息。不仅电荷转移相互作用,而且其他弱相互作用,例如静电,范德华力,以及萘的α-氢原子与甲氧基氧原子之间的独特氢键也被认为是导致K a '值的原因。 s。因此,中性主体已经在有机溶剂中使用多点弱相互作用,实现了对聚甲氧基苯的分子识别。
    DOI:
    10.1016/j.tet.2009.11.0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