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chloro-3,4-dihydro-naphthalen-2-ylmethylene)-naphthalen-1-ylamine | 144406-1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chloro-3,4-dihydro-naphthalen-2-ylmethylene)-naphthalen-1-ylamine
英文别名
1-(1-chloro-3,4-dihydronaphthalen-2-yl)-N-naphthalen-1-ylmethanimine
(1-chloro-3,4-dihydro-naphthalen-2-ylmethylene)-naphthalen-1-ylamine化学式
CAS
144406-15-5
化学式
C21H16ClN
mdl
——
分子量
317.818
InChiKey
JLIKIIMHPZEEL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7-109 °C(Solv: hexane (110-54-3))
  • 沸点:
    491.6±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chloro-3,4-dihydro-naphthalen-2-ylmethylene)-naphthalen-1-ylamin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7%的产率得到5,6-dihydro-dibenz[c,h]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5,6-二氢苯并[ c ] ac啶的合成:比较研究
    摘要:
    通过1-氯-3,4-二氢-2-萘醛与芳族胺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合成5,6-二氢苯并[ c ] ac啶: 一种。 由1-氯-3,4-二氢-2-萘醛制备的1-氯乙烯基- (N-芳基)亚胺的热解。 b。 1-(N-芳基)氨基-3,4-二氢-2-萘醛的酸催化环化反应。 C。 在DMF介质中热解1-氯-3,4-二氢-2-萘醛衍生的N-芳基氨基亚胺盐酸盐。所有这三种方法仅产生5,6-二氢苯并[ c ] ac啶,而没有异构体7,8-二氢苯并[ k ]菲啶。 通过详细的NMR光谱研究,独立的合成以及单晶XRD研究已明确确定了这些产物的结构。
    DOI:
    10.1016/j.tet.2008.11.049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氯-3,4-二氢-2-萘甲醛1-萘胺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0%的产率得到(1-chloro-3,4-dihydro-naphthalen-2-ylmethylene)-naphthalen-1-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5,6-二氢苯并[ c ] ac啶的合成:比较研究
    摘要:
    通过1-氯-3,4-二氢-2-萘醛与芳族胺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合成5,6-二氢苯并[ c ] ac啶: 一种。 由1-氯-3,4-二氢-2-萘醛制备的1-氯乙烯基- (N-芳基)亚胺的热解。 b。 1-(N-芳基)氨基-3,4-二氢-2-萘醛的酸催化环化反应。 C。 在DMF介质中热解1-氯-3,4-二氢-2-萘醛衍生的N-芳基氨基亚胺盐酸盐。所有这三种方法仅产生5,6-二氢苯并[ c ] ac啶,而没有异构体7,8-二氢苯并[ k ]菲啶。 通过详细的NMR光谱研究,独立的合成以及单晶XRD研究已明确确定了这些产物的结构。
    DOI:
    10.1016/j.tet.2008.11.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5,6-dihydrobenz[c]acridines: a comparative study
    作者:P. Karthikeyan、A. Meena Rani、R. Saiganesh、K.K. Balasubramanian、S. Kabilan
    DOI:10.1016/j.tet.2008.11.049
    日期:2009.1
    5,6-Dihydrobenz[c]acridin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1-chloro-3,4-dihydro-2-naphthaldehyde with aromatic amines under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 a. Thermolysis of 1-chlorovinyl-(N-aryl)imines prepared from 1-chloro-3,4-dihydro-2-naphthaldehyde. b. Acid 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1-(N-aryl)amino-3,4-dihydro-2-naphthaldehydes. c. Thermolysis of N-arylenaminoimine hydrochlorides derived from
    通过1-氯-3,4-二氢-2-萘醛与芳族胺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合成5,6-二氢苯并[ c ] ac啶: 一种。 由1-氯-3,4-二氢-2-萘醛制备的1-氯乙烯基- (N-芳基)亚胺的热解。 b。 1-(N-芳基)氨基-3,4-二氢-2-萘醛的酸催化环化反应。 C。 在DMF介质中热解1-氯-3,4-二氢-2-萘醛衍生的N-芳基氨基亚胺盐酸盐。所有这三种方法仅产生5,6-二氢苯并[ c ] ac啶,而没有异构体7,8-二氢苯并[ k ]菲啶。 通过详细的NMR光谱研究,独立的合成以及单晶XRD研究已明确确定了这些产物的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