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橙概述**
甲基橙是一种橙黄色粉末或结晶状鳞片,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醇。
化学性质
- 1份甲基橙可溶解在500份水中。
- 在pH值为3.1时呈红色,在pH值为4.4时呈黄色。
- 常用于酸碱指示剂、生物染色及矿物酸、强碱和水的碱度测定。
用途
-
酸碱指示剂:适用于多种酸碱溶液中,尤其在3.1至4.4的pH范围内变色明显。
-
细胞浆质指示剂与组织学对比染色剂:用于生物样本的染色分析。
-
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的消色指示剂:能够检测多种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如锡、钛离子等。
生产方法
甲基橙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N,N-二甲基苯胺反应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 将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2.5%碳酸钠溶液中。
- 加入亚硝酸钠,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碎冰和盐酸进行重氮化反应,析出结晶。
- 向重氮盐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苯胺与冰醋酸的混合液,搅拌10分钟后逐滴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
- 冷却后结晶,过滤并用饱和盐水洗涤,干燥后再用水进行重结晶,最终得到纯净的甲基橙。
变色反应过程
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以磺酸钠盐形式呈现黄色,在酸性介质中则变为红色。变色范围pH 3.1(红)至4.4(黄),适用于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间的滴定。
酚酞和甲基橙
-
酚酞:变色范围为8.2~10.0之间。
-
甲基橙:在3.1~4.4的pH范围内显示不同颜色,适用于广泛pH条件下的中和滴定。
应用实例
利用这两种指示剂进行滴定时可显著减少误差。强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两者均适用的甲基橙或酚酞;弱酸(碱)情况则需根据实际生成盐溶液的pH值来决定选用哪种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