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5-(1-naphthalenylthio)-L-histidine | 141524-8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5-(1-naphthalenylthio)-L-histidine
英文别名
3-methyl-5-(1-naphthyl)thio-L-histidine
3-methyl-5-(1-naphthalenylthio)-L-histidine化学式
CAS
141524-84-7
化学式
C17H17N3O2S
mdl
——
分子量
327.407
InChiKey
YPYGQHGAUCQGMS-ZDUSSCG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93.0±50.0 °C(Predicted)
  • 密度:
    1.3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8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81.14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5-(1-naphthalenylthio)-L-histidin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83%的产率得到3-甲基-L-组氨酸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ory Study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Starfish Alkaloid Imbricatine. Syntheses of 5-Arylthio-3-methyl-L-histidines.
    摘要:
    从 4(5)-溴咪唑 (9) 开始,通过 10 步路线完成了 3-甲基-5-(苯硫基)-L-组氨酸 (8a) 和 3-甲基-5-(1-萘硫基)-L-组氨酸 (8b) 的手性合成。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包括 9 的甲基化、4-溴-1-甲基-1H-咪唑 (11) 的羟甲基化、醛 14 中的芳硫基取代 4-溴基,以及通过 "双-内酯醚 "法将手性 α-氨基酸分子引入氯化物 17a 和 17b。以类似的方法合成了 4-(4-甲氧基苄基)硫代类似物 17c,从而完成了鹅硫醇 A 和 C(1 和 3)的正式合成。
    DOI:
    10.1248/cpb.42.1784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1-甲基-1H-咪唑-5-甲醛盐酸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正丁基锂氯化亚砜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8.0h, 生成 3-methyl-5-(1-naphthalenylthio)-L-hist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ory Study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Starfish Alkaloid Imbricatine. Syntheses of 5-Arylthio-3-methyl-L-histidines.
    摘要:
    从 4(5)-溴咪唑 (9) 开始,通过 10 步路线完成了 3-甲基-5-(苯硫基)-L-组氨酸 (8a) 和 3-甲基-5-(1-萘硫基)-L-组氨酸 (8b) 的手性合成。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包括 9 的甲基化、4-溴-1-甲基-1H-咪唑 (11) 的羟甲基化、醛 14 中的芳硫基取代 4-溴基,以及通过 "双-内酯醚 "法将手性 α-氨基酸分子引入氯化物 17a 和 17b。以类似的方法合成了 4-(4-甲氧基苄基)硫代类似物 17c,从而完成了鹅硫醇 A 和 C(1 和 3)的正式合成。
    DOI:
    10.1248/cpb.42.17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hba, Masashi; Mukaihira, Takafumi; Fuji, Tozo, Heterocycles, 1992, vol. 33, # 1, p. 21 - 26
    作者:Ohba, Masashi、Mukaihira, Takafumi、Fuji, Toz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