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7-trimethylsilylhept-5-en-1-amine | 119554-6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7-trimethylsilylhept-5-en-1-amine
英文别名
——
(E)-7-trimethylsilylhept-5-en-1-amine化学式
CAS
119554-63-1
化学式
C10H23NSi
mdl
——
分子量
185.385
InChiKey
QFFLQANNEQYZCH-SOFGYWH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2.0±33.0 °C(Predicted)
  • 密度:
    0.81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1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26.02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7-trimethylsilylhept-5-en-1-amine 在 lithium tetrachloropalladate 三乙胺 、 copper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1-tosyl-2-vinylpipe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甲硅烷基亲核取代的烯丙基硅烷环化。
    摘要:
    含有羟基或甲苯磺酰胺基的烯丙基硅烷经过钯(II)催化环化,得到四氢呋喃,哌啶和吡咯烷的衍生物。该催化反应通过烯丙基硅烷前体的甲硅烷基的烯丙基置换产生的(η3-烯丙基)钯中间体进行。对(eta3-烯丙基)钯中间体的内部亲核攻击以高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进行。苯醌和氯化铜(II)可用于再生钯(II)催化剂前体。机理研究表明,氯化铜(II)再氧化剂还激活(eta3-烯丙基)钯中间体向亲核进攻。对(η3-烯丙基)钯中间体形成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速率高度依赖于氯化物配体和溶剂的浓度。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钯金属甲硅烷基化过程关键中间体的结构和反应活性,表明亲电钯(II)催化剂前体与烯丙基硅烷的配位导致相对较弱的β-硅效应。DFT研究还表明,碳-硅键的裂解是通过氯离子与硅原子的配位而发生的。结果表明,亲电钯(II)催化剂前体与烯丙基硅烷的配位导致相对较弱的β-硅效应。DFT研究还表明,碳-
    DOI:
    10.1002/1521-3765(20011001)7:19<4097::aid-chem4097>3.0.co;2-8
  • 作为产物:
    描述:
    (E)-6-Trimethylsilyl-4-hexenal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N-氯代丁二酰亚胺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cerium(III) chloride 、 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42.5h, 生成 (E)-7-trimethylsilylhept-5-en-1-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甲硅烷基亲核取代的烯丙基硅烷环化。
    摘要:
    含有羟基或甲苯磺酰胺基的烯丙基硅烷经过钯(II)催化环化,得到四氢呋喃,哌啶和吡咯烷的衍生物。该催化反应通过烯丙基硅烷前体的甲硅烷基的烯丙基置换产生的(η3-烯丙基)钯中间体进行。对(eta3-烯丙基)钯中间体的内部亲核攻击以高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进行。苯醌和氯化铜(II)可用于再生钯(II)催化剂前体。机理研究表明,氯化铜(II)再氧化剂还激活(eta3-烯丙基)钯中间体向亲核进攻。对(η3-烯丙基)钯中间体形成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速率高度依赖于氯化物配体和溶剂的浓度。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钯金属甲硅烷基化过程关键中间体的结构和反应活性,表明亲电钯(II)催化剂前体与烯丙基硅烷的配位导致相对较弱的β-硅效应。DFT研究还表明,碳-硅键的裂解是通过氯离子与硅原子的配位而发生的。结果表明,亲电钯(II)催化剂前体与烯丙基硅烷的配位导致相对较弱的β-硅效应。DFT研究还表明,碳-
    DOI:
    10.1002/1521-3765(20011001)7:19<4097::aid-chem4097>3.0.co;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reaction in organosilicon chemistry: the oxidative ring closure of allylsilanes with ceric ammonium nitrate
    作者:Stephen R. Wilson、Corinne E. Augelli-Szafran
    DOI:10.1016/s0040-4020(01)86650-3
    日期:1988.1
    Allylsilanes containing heteroatom nucleophiles yield cyclic products when treated with (NH4)2Ce(NO3)6. For example, hydroxy and amido-containing allylsilanes yield the corresponding tetrahydrofuran, tetrahydropyran, and piperidine analogs. These reac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will be discussed.
    当用(NH 4)2 Ce(NO 3)6处理时,含有杂原子亲核试剂的丙基硅烷会产生环状产物。例如,含羟基和含酰胺基的丙基硅烷可产生相应的四氢呋喃四氢吡喃哌啶类似物。将讨论这些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WILSON, STEPHEN R.;AUGELLI-SZAFRAN, CORINNE E., TETRAHEDRON, 44,(1988) N 13, 3983-3995
    作者:WILSON, STEPHEN R.、AUGELLI-SZAFRAN, CORINNE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