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bis(fluoro-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 | 1639941-1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7-bis(fluoro-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
英文别名
2,7-Bis(di-2-pyridylfluoromethyl)-1,8-naphthyridine;2,7-bis[fluoro(dipyridin-2-yl)methyl]-1,8-naphthyridine
2,7-bis(fluoro-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化学式
CAS
1639941-19-7
化学式
C30H20F2N6
mdl
——
分子量
502.526
InChiKey
HXGPBZKGPPZSG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77.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7-bis(fluoro-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1,2-二氟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5.0h, 生成 [Cu2(μ-η11-Ph)(2,7-bis(fluoro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BPh4)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四芳基硼酸根阴离子到亲电二铜(I)中心和混合价μ-芳基二铜(I,II)配合物的芳基转移
    摘要:
    离散的阳离子双核 μ-芳基二铜配合物 [Cu2(μ-η(1):η(1)-Ar)DPFN]X(Ar = C6H5、3,5-(CF3)2C6H3 和 C6F5;DPFN)的合成= 2,7-双(氟-二(2-吡啶基)甲基)-1,8-萘啶;X = BAr4(-) 和 NTf2(-);Tf = SO2CF3) 通过处理二铜配合物 [Cu2 (μ-η(1):η(1)-NCCH3)DPFN]X2 (X = PF6(-) 和 NTf2(-)) 与四芳基硼酸盐。结构表征显示对称桥接芳基,(1)H NMR 光谱证明在 24°C 的溶液中具有相同的结构。对所得芳基铜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揭示了可逆氧化还原事件,导致罕见的混合价有机铜配合物 [Cu2(μ-η(1):η(1)-Ph)DPFN](NTf2)2 的合成和分离高产。混合价μ-苯基配合物的固态结构表现出不等价的铜中心,尽管Cu···Cu距离很短。混合价 μ-苯基
    DOI:
    10.1021/jacs.6b00802
  • 作为产物:
    描述:
    2,7-bis(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 在 Selectfluor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39%的产率得到2,7-bis(fluoro-di(2-pyridyl)methyl)-1,8-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钴基水氧化催化剂中拟议的双核活性位点的分子结构类似物。
    摘要:
    化合物[Co 2(mu-OH)2(OH 2)2(DPFN)] [NO 3] 4是所提出的磷酸钴水氧化催化剂的活性位点的分子结构类似物。尽管[Co2(mu-OH)2(OH2)2(DPFN)] [NO3] 4的电催化活性较低,但该系统的计算研究表明可行的催化途径是氧的形成。电化学和反应性研究表明,磷酸盐与二齿兰核的结合可能会抑制水的氧化催化作用。
    DOI:
    10.1039/c3cc46865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nuclear first-row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with a naphthyridine-based dinucleating ligand
    作者:T. C. Davenport、T. D. Tilley
    DOI:10.1039/c4dt02727b
    日期:——

    A series of “diamond-core” bridged dinuclear first-row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with the dinucleating ligand DPFN a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一系列“钻石核心”桥联的双核第一行过渡属配合物,使用双核配体DPFN进行制备和表征。
  • Binding, Release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Intact Pnictogen Tetrahedra Coordinated to Dicopper Complexes
    作者:Martin Piesch、Amélie Nicolay、Maria Haimerl、Michael Seidl、Gábor Balázs、T. Don Tilley、Manfred Scheer
    DOI:10.1002/chem.202201144
    日期:2022.8.10
    the dicopper(I) complexes [(DPFN)Cu2 (μ,η1  : η1 -MeCN)][X]2 (X=weakly coordinating anion, NTf2 (1 a), FAl[OC6 F10 (C6 F5 )]3 (1 b), Al[OC(CF3 )3 ]4 (1 c)) was replaced by white phosphorus (P4 ) or yellow arsenic (As4 ) to yield [(DPFN)Cu2 (μ,η2  : η2 -E4 )][X]2 (E=P (2 a-c), As (3 a-c)).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in the solid state reveal novel coordination modes for E4 tetrahedra bonded to coinage metal
    (I)配合物中的桥联 MeCN 配体 [(DPFN)Cu2 (μ,η1 : η1 -MeCN)][X]2 (X=弱配位阴离子, NTf2 (1 a), FAl[OC6 F10 (C6 F5) )]3 (1 b)、Al[OC(CF3 )3 ]4 (1 c)) 被白磷 (P4 ) 或黄 (As4 ) 取代,得到 [(DPFN)Cu2 (μ,η2 : η2 - E4 )][X]2 (E=P (2 ac), As (3 ac))。固态分子结构揭示了与造币属离子键合的 E4 四面体的新颖配位模式。实验数据和量子化学计算提供了有关配位 E4 四面体中键合扰动的信息。与 N-杂环卡宾 (NHC) 的反应导致 E4 四面体被替换,释放出 P4 或 As4,并形成 [(DPFN)Cu2 (μ,η1 : η1 -Me NHC)][X]2 (4 a,b ) 或打开一个 EE 键,导致 [(DPFN)Cu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