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3-(2-hydroxy-1-naphthaldimine)propyl]piperazine | 1043554-1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3-(2-hydroxy-1-naphthaldimine)propyl]piperazine
英文别名
N,N'-bis(2-hydroxy-1-naphthyl)-1,4-bis(3-iminopropyl)piperazine;1,4-bis[3-(2-hydroxy-1-naphthaldiimine)propyl]piperazine;1-[3-[4-[3-[(2-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amino]propyl]piperazin-1-yl]prop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
1,4-bis[3-(2-hydroxy-1-naphthaldimine)propyl]piperazine化学式
CAS
1043554-14-8
化学式
C32H36N4O2
mdl
——
分子量
508.663
InChiKey
LHALIXLLPGBEB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71.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bis[3-(2-hydroxy-1-naphthaldimine)propyl]piperazine 、 cobalt(II) chloride hexahydrate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Co(1,4-bis[3-(2-oxy-1-naphthaldiimine)propyl]piperazine)Cl]*2H2O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齿(ONNO)Schiff碱配体的Cr(III),Fe(III)和Co(III)配合物:合成,表征,性质和生物活性。
    摘要:
    由等摩尔量的席夫碱合成一系列金属配合物:1,4-双[3-(2-羟基-1-萘二胺)丙基]哌嗪(bappnaf)和1,8-双[3-(2-羟基) -1-萘二胺)-对薄荷烷(damnaf)与金属氯化物。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均通过元素分析,光谱(UV-vis,IR,(1)H-(13)C NMR,LC-MS)和热(TGA-DTA)方法,磁和电导率测量进行表征。呈四边形几何构形的席夫碱配合物的通式为[M(bappnaf或damnaf)] Cl.nH(2)O,其中M = Cr(III),Co(III)和n = 2,3。但是Fe( III)配合物通过两个水分子的配合具有八面体的几何形状,其分子式为[Fe(bappnaf或damnaf)(H(2)O)(2)] Cl。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中选定振动带的变化表明,席夫碱表现为(ONNO)四齿配体,并与来自两个酚氧原子和两个甲亚胺氮原子的金属离子配位。电导率测量表明金属络
    DOI:
    10.1016/j.saa.2007.08.011
  • 作为产物:
    描述: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2-羟基-1-萘甲醛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3h, 以86%的产率得到1,4-bis[3-(2-hydroxy-1-naphthaldimine)propyl]piper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非环状席夫碱配体的Cu(II)和Ni(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摘要:
    摘要 无环席夫碱配体N , N '-双(2-羟基-1-萘基)-1,4-双(3-亚氨基丙基)的单核铜(II) ( 1 )和镍(II)配合物( 2 )合成并表征了哌嗪 (L)。配体的分子结构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得到证实。该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显示出良好的结合能力。通过吸收、荧光、圆二色光谱分析和分子对接研究,研究了复合物 1 和 2 与小牛胸腺 DNA (CT-DNA) 的结合相互作用。复合物 1 与 DNA 的相互作用比镍 (II) 复合物 2 更强。使用 pBR322 DNA 进行的切割研究表明,在 3-巯基丙酸 (MPA) 和过氧化氢存在下,复合物 1 和 2 分别具有有效的氧化切割。
    DOI:
    10.1016/j.inoche.2017.08.0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