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naphthyl)-3-phenyl-2-(phenylsulfinyl)-2-propen-1-ol | 442160-3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naphthyl)-3-phenyl-2-(phenylsulfinyl)-2-propen-1-ol
英文别名
——
1-(2-naphthyl)-3-phenyl-2-(phenylsulfinyl)-2-propen-1-ol化学式
CAS
442160-34-1
化学式
C25H20O2S
mdl
——
分子量
384.499
InChiKey
KHPZMOVDHTVBG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2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通过亚砜-金属交换从醛和烯基芳基亚砜合成醛的新方法,包括旋光形式,这是关键反应,并在全合成雄性象鼻虫性引诱剂中得到应用
    摘要:
    β-乙酰氧基亚砜或β-甲磺酰氧基亚砜的亚砜-金属交换反应可在两个步骤中与Grignard试剂或烷基锂在低温下分两步衍生自烯基芳基亚砜和醛,从而得到了高收率的烯。从旋光的2-取代的乙烯基对甲苯基亚砜开始合成旋光的烯。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雄性豆象甲性引诱剂(-)-甲基(E)-2,4,5-十四碳三烯酸酯的合成。
    DOI:
    10.1016/s0040-4020(02)00151-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通过亚砜-金属交换从醛和烯基芳基亚砜合成醛的新方法,包括旋光形式,这是关键反应,并在全合成雄性象鼻虫性引诱剂中得到应用
    摘要:
    β-乙酰氧基亚砜或β-甲磺酰氧基亚砜的亚砜-金属交换反应可在两个步骤中与Grignard试剂或烷基锂在低温下分两步衍生自烯基芳基亚砜和醛,从而得到了高收率的烯。从旋光的2-取代的乙烯基对甲苯基亚砜开始合成旋光的烯。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雄性豆象甲性引诱剂(-)-甲基(E)-2,4,5-十四碳三烯酸酯的合成。
    DOI:
    10.1016/s0040-4020(02)0015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