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N‐[2‐(3‐phenylprop‐1‐enyl)phenyl]formamide | 1536478-6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N‐[2‐(3‐phenylprop‐1‐enyl)phenyl]formamide
英文别名
(E)-N-[2-(3-phenylprop-1-enyl)phenyl]formamide;(E)-N-(2-(3-phenylprop-1-en-1-yl)phenyl)formamide
(E)‐N‐[2‐(3‐phenylprop‐1‐enyl)phenyl]formamide化学式
CAS
1536478-65-5
化学式
C16H15NO
mdl
——
分子量
237.301
InChiKey
XPNLTXPWVWQCNO-IZZDOVS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1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五元和六元苯并稠合内酰胺的区域发散通路:Ru 催化的烯烃烃甲酰化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 Ru 催化的分子内烯烃烃氨基甲酰化的新策略,用于从 N-(2-烯基苯基)甲酰胺开始的五元和六元苯并稠合内酰胺的区域发散合成。在 DMSO/甲苯共溶剂中使用 Ru3(CO)12/Bu4NI 的组合催化剂(催化体系 A),5-外型环化反应顺利进行,形成主要产物 indolin-2-ones,收率良好至极好。当反应在 DMA/PhCl(催化体系 B)中不存在卤化物添加剂的情况下进行时,通过 6-内环化过程主要以中等至高产率获得 3,4-二氢喹啉-2-酮。观察到各种底物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可提供 5-外环化或 6-内环化内酰胺。发现虽然选择性环化主要受所用催化体系的选择控制,但它也受底物结构性质的影响很大。卤化物桥连的三核络合物 [Ru3(CO)10(μ2-I)](-) 被假定为催化体系 A 中的活性物种。提出了两种反应途径,其中 Ru 催化的甲酰基氧化加成CH 或 NH 键引发随后的环化过程。
    DOI:
    10.1021/ja411913e
  • 作为产物:
    描述:
    N-2-(溴苯基)甲酰胺反式-3-苯基丙烯-1-基-硼酸四(三苯基膦)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3%的产率得到(E)‐N‐[2‐(3‐phenylprop‐1‐enyl)phenyl]form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五元和六元苯并稠合内酰胺的区域发散通路:Ru 催化的烯烃烃甲酰化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 Ru 催化的分子内烯烃烃氨基甲酰化的新策略,用于从 N-(2-烯基苯基)甲酰胺开始的五元和六元苯并稠合内酰胺的区域发散合成。在 DMSO/甲苯共溶剂中使用 Ru3(CO)12/Bu4NI 的组合催化剂(催化体系 A),5-外型环化反应顺利进行,形成主要产物 indolin-2-ones,收率良好至极好。当反应在 DMA/PhCl(催化体系 B)中不存在卤化物添加剂的情况下进行时,通过 6-内环化过程主要以中等至高产率获得 3,4-二氢喹啉-2-酮。观察到各种底物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可提供 5-外环化或 6-内环化内酰胺。发现虽然选择性环化主要受所用催化体系的选择控制,但它也受底物结构性质的影响很大。卤化物桥连的三核络合物 [Ru3(CO)10(μ2-I)](-) 被假定为催化体系 A 中的活性物种。提出了两种反应途径,其中 Ru 催化的甲酰基氧化加成CH 或 NH 键引发随后的环化过程。
    DOI:
    10.1021/ja41191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upling Radical Homoallylic Expansions with C–C Fragmenta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Heteroaromatics: Quinolines from Reactions of <i>o</i>-Alkenylarylisonitriles with Aryl, Alkyl, and Perfluoroalkyl Radicals
    作者:Christopher J. Evoniuk、Gabriel dos Passos Gomes、Michelle Ly、Frankie D. White、Igor V. Alabugin
    DOI:10.1021/acs.joc.7b00262
    日期:2017.4.21
    radicals to isonitriles can be harnessed for initiating reaction cascade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stereoelectronic restrictions on homoallylic ring expansion in alkyne reactions and to develop a new general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heteroaromatics. This method utilizes alkenes as synthetic equivalents of alkynes by coupling homoallylic ring expansion to yield the formal “6-endo” products with aromatization
    可以利用自由基向异腈中的选择性加成来引发反应级联反应,该反应级联旨在克服炔烃反应中立体电子对均烯丙基环扩展的限制,并为制备N-杂芳族化合物开发一条新的通用路线。该方法利用烯烃作为炔烃的合成等价物,通过均电子扩环偶联,通过立体电子辅助的C-C键断裂产生芳构化的形式正式的“ 6- endo ”产品。均质膨胀势能面的计算分析表明,间接5-exo / 3-exo / retro-3-exo路径比直接6-endo-trig封闭更快,从而揭示了环化过程的一般exo-preference。
  • Coupling cyclizations with fragment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eteroaromatics: quinolines from o-alkenyl arylisocyanides and boronic acids
    作者:Christopher J. Evoniuk、Michelle Ly、Igor V. Alabugin
    DOI:10.1039/c5cc04391c
    日期:——
    Stereoelectronic restrictions on homoallylic ring expansion in alkyne cascades can be overcome by using alkenes as synthetic equivalents of alkynes in reaction cascades that are terminated by C-C bond fragmentation....
    可以通过使用烯烃作为反应级联中炔烃的合成等价物来克服炔烃级联中均烯丙基环扩展的立体电子限制,这些反应级联以CC键断裂为终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