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acetylacetonate)(2-(naphthalen-1-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NO3) | 1260526-4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acetylacetonate)(2-(naphthalen-1-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NO3)
英文别名
——
[Cu(acetylacetonate)(2-(naphthalen-1-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NO3)化学式
CAS
1260526-45-1
化学式
C28H21CuN4O2*NO3
mdl
——
分子量
571.051
InChiKey
CYAXRSJBJDRCF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opper(II) nitrate trihydrate乙酰丙酮2-(naphthalen-1-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甲醇 为溶剂, 以83%的产率得到[Cu(acetylacetonate)(2-(naphthalen-1-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NO3)
    参考文献:
    名称:
    荧光团标记的铜(II)配合物的合成,电子结构,DNA和蛋白质结合,DNA裂解和抗癌活性。
    摘要:
    两个单核荧光团标记的铜(II)配合物[Cu(nip)(acac)] +(2)和[Cu(nip)2 ] 2+(3),其中荧光团为2-(萘-1-基)- 1 H-咪唑并[4,5- f ] [1,10]菲咯啉(nip)(1)和acac是乙酰丙酮,已经通过各种技术合成并表征。配体1和络合物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在结构上表征。铜周围的配位几何结构呈固态和固溶状态的正方形平面,这由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证明。上进行的密度泛函计算1 - 3表明,在最高的富电子区域的占有轨道是局部的萘和部分在菲咯啉结构部分。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络合物2和3在基态周围均表现出围绕金属离子的近方平面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表明,络合物2中的Cu(II)离子显示金属周围的四面体配位,而3在最低激发态下保持其正方形平面几何形状。通过吸收,发射,热变性和粘度研究探索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 D
    DOI:
    10.1021/ic101534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