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1,4,8-tricarboxylic acid tri-tert-butyl ester | 1160481-8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1,4,8-tricarboxylic acid tri-tert-butyl ester
英文别名
——
11-(1-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1,4,8-tricarboxylic acid tri-tert-butyl ester化学式
CAS
1160481-81-1
化学式
C35H57N7O6
mdl
——
分子量
671.881
InChiKey
IBYNQFOGDROQ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1,4,8-tricarboxylic acid tri-tert-butyl ester三氟乙酸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8%的产率得到11-(1-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trihydrotrifluoro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响应性金属配合物:基于点击的“变构蝎形”配合物允许通过EPR / ENDOR光谱检测生物识别事件
    摘要:
    点击检测!具有三唑蝎配体的氮杂大环配合物很容易组装,如生物素功能化的环蛋白衍生物所示。亲和素与侧基配体的结合会干扰三唑与金属的配位(请参见方案)。可以通过EPR和ENDOR光谱法灵敏地检测到此事件,这证实了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后轴向三唑氮供体的损失。该一般策略可能在成像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DOI:
    10.1002/chem.200802425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tert-butyl 11-(prop-2-yn-1-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1,4,8-tricarboxylate苄基叠氮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 、 sodium ascorbate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11-(1-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1,4,8-tricarboxylic acid tri-tert-bu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响应性金属配合物:基于点击的“变构蝎形”配合物允许通过EPR / ENDOR光谱检测生物识别事件
    摘要:
    点击检测!具有三唑蝎配体的氮杂大环配合物很容易组装,如生物素功能化的环蛋白衍生物所示。亲和素与侧基配体的结合会干扰三唑与金属的配位(请参见方案)。可以通过EPR和ENDOR光谱法灵敏地检测到此事件,这证实了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后轴向三唑氮供体的损失。该一般策略可能在成像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DOI:
    10.1002/chem.2008024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高哌嗪-1,4-双(2-乙磺酸) 高哌嗪 苏沃雷生中间体3 胍1,5-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烷 环丁基(1,4-二氮杂环庚-1-基)甲酮 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WTM-12-00A(NEW) 叔-丁基6,6-二氟-1,4-重氮基庚环-1-甲酸基酯 十氢吡嗪并[1,2-d][1,4]二氮杂卓 六氢-1-(4-哌啶基)-5H-1,4-二氮杂卓-5-酮 六氢-1,4-二[2-(4-吡啶基)乙基]-1H-1,4-二氮杂卓 六氢-1,4-二[2-(2-吡啶基)乙基]-1H-1,4-二氮杂卓 六氢-1,2,2,7,7-五甲基-1H-1,4-二氮杂卓 二氢-吡啶并[1,2-A][1,4]二噁杂英 二乙基3,3'-(1,4-二氮杂环庚-1,4-二基)二丙酸酯 二-叔-丁基6-氧亚基-1,4-重氮基庚环-1,4-二甲酸基酯 [1,4]二氮杂环庚烷-6-胺 [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盐酸盐 NACUBACTAM中间体2 N-甲基高哌嗪盐酸盐 N-甲基高哌嗪 N-乙氧羰基高哌嗪 N-丁基高哌嗪 N-丁基-7,8,9,10-四氢-6H-环庚三烯并[b]喹啉-11-胺盐酸(1:1) N-[3-(3,4,5,7,8,9,10,10a-八氢吡啶并[1,2-a][1,4]二氮杂卓-2(3H)-基)丙基]-胍 N-[2-(1,4-二氮杂环庚烷-1-基)乙基]-N,N-二乙胺 N,N’-二(3-羟基丙基)高哌嗪 N,N-二亚硝基高哌嗪 N,N'-亚丁基脲 N,N'-二甲基四亚甲基硫脲 N(1),N(4)-二-(gamma-氯-beta-羟基丙基)六氢-1,4-二氮杂卓 9-甲基-3,9-二氮杂双环[4.2.1]壬烷-4-酮 9-甲基-3,9-二氮杂双环[4.2.1]壬烷 8-(4-吡啶基)-1,5-二氮杂双环[3.2.1]辛烷 8,9-二氮杂五环[5.4.0.02,6.03,11.04,10]十一烷 7-甲基-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 6-羟基甲基-[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 6-羟基-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 6-甲基-3,6-二氮杂双环[3.2.0]庚烷 6-甲基-1,7-二氮杂双环[4.1.0]庚烷 6-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 6-环丁基-3,6-二氮杂双环[3.2.1]-2-辛酮 6-氟-1,4-二氮杂环庚烷 6-Boc-3,6-二氮杂双环[3.2.0]庚烷 6,6-二氟-1,4-二氮杂环庚烷 5-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甲酰基叔丁酯 5-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 5-乙基-1,3-二氮杂环庚-2,4,7-三酮 4-苄基-1-{[6-(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基}-1,4-二氮杂环庚-5-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