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X-ray structur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ach Cu(II) center of 1 adopts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geometry with a CuN5 chromophore ligated through two N atoms of L, two N atoms of double bridging (μ1,1-N3), and one N atom of terminal azide ion. On the other hand, each Ni(II) center around the asymmetric unit of 2 adopts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with a NiN6 chromophore
双核
铜 (II) 配合物 [Cu2(L)2(μ2-1,1-N3)2(N3)2] (1) 具有双 μ1,1-
叠氮桥和多核
镍 (II) 配合物 [Ni(L) (μ2-1,1-N3)(μ2-1,3-N3)]n (2) 交替双 μ1,1-
叠氮桥和 μ1,3-
叠氮桥 [L = 1-amino-2-(
二甲氨基)
乙烷,N3− =
叠氮离子] 已经合成并通过物理
化学和光谱方法进行了表征。X 射线结构分析显示,1 的每个 Cu(II) 中心都采用扭曲的方形锥体几何结构,其中一个 CuN5 发色团通过 L 的两个 N 原子、两个双桥连 (μ1,1-N3) 的 N 原子和一个连接末端
叠氮离子的 N 原子。另一方面,围绕 2 的不对称单元的每个 Ni(II) 中心采用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NiN6 发色团通过 L 的两个 N 原子、双 μ1,1-N3 的两个 N 原子和两个 N 原子连接双 μ1,3-N3 桥。相邻的
镍中心连接到交替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