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benzylidene-di-O-hexadecyl pentaerythritol | 194930-7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benzylidene-di-O-hexadecyl pentaerythritol
英文别名
5,5-bis(hexadecoxymethyl)-2-phenyl-1,3-dioxane
O-benzylidene-di-O-hexadecyl pentaerythritol化学式
CAS
194930-71-7
化学式
C44H80O4
mdl
——
分子量
673.117
InChiKey
VYPQENYTYCPKP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8-59 °C
  • 沸点:
    695.0±40.0 °C(Predicted)
  • 密度:
    0.91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71
  • 重原子数:
    48.0
  • 可旋转键数:
    3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36.9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benzylidene-di-O-hexadecyl pentaerythritolpalladium dihydroxide 环己烯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8%的产率得到di-O,O'-hexadecylpentaerythr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三,二或单半乳糖基头的单-,二-和三-O-烷基季戊四醇衍生物的合成和液晶性质:分子堆积曲率对中间相形成的影响。
    摘要:
    自组织和自组装对于合成膜和生物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特别重要的是考虑各种分子种类的填充排列。磷脂和糖脂都可以通过将曲率引入自组织或自组装系统的方式堆积。例如,已知弯曲度会影响所形成的任何凝结相的结构。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项系统研究,其中我们改变了糖脂的形状并检查了糖脂形成的缩合相。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溶致液晶的形状依赖性和热致液晶的形状依赖性结合在一起。为了进行这项系统的研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季戊四醇衍生物,它涵盖了1至3个不同长度(6、7、9、10、11、12、14、16个碳原子)的烷基链和3至1个半乳糖基头的组合。单-和二-O-半乳糖基衍生物是通过使用2,3,4,6-四-O-苯甲酰基或乙酰基-α-D-吡喃半乳糖基三氯乙酰亚氨酸酯或溴化物作为供体,通过相应醇的糖基化直接制备的;由O-烷基-O-苄基二O-半乳糖基季戊四醇中间体合成三-O-半乳糖基衍生物,然后进行去-O-苄基化和糖基化步骤
    DOI:
    10.1002/chem.200601702
  • 作为产物:
    描述:
    5,5-双(羟甲基)-2-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溴代十六烷sodium hydroxide四丁基溴化铵 作用下, 反应 8.5h, 以80%的产率得到O-benzylidene-di-O-hexadecyl pentaerythr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三,二或单半乳糖基头的单-,二-和三-O-烷基季戊四醇衍生物的合成和液晶性质:分子堆积曲率对中间相形成的影响。
    摘要:
    自组织和自组装对于合成膜和生物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特别重要的是考虑各种分子种类的填充排列。磷脂和糖脂都可以通过将曲率引入自组织或自组装系统的方式堆积。例如,已知弯曲度会影响所形成的任何凝结相的结构。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项系统研究,其中我们改变了糖脂的形状并检查了糖脂形成的缩合相。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溶致液晶的形状依赖性和热致液晶的形状依赖性结合在一起。为了进行这项系统的研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季戊四醇衍生物,它涵盖了1至3个不同长度(6、7、9、10、11、12、14、16个碳原子)的烷基链和3至1个半乳糖基头的组合。单-和二-O-半乳糖基衍生物是通过使用2,3,4,6-四-O-苯甲酰基或乙酰基-α-D-吡喃半乳糖基三氯乙酰亚氨酸酯或溴化物作为供体,通过相应醇的糖基化直接制备的;由O-烷基-O-苄基二O-半乳糖基季戊四醇中间体合成三-O-半乳糖基衍生物,然后进行去-O-苄基化和糖基化步骤
    DOI:
    10.1002/chem.2006017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interfacial behaviour of a gemini neoglycolipid
    作者:S Chierici、P Boullanger、L Marron-Brignone、R.M Morelis、P.R Coulet
    DOI:10.1016/s0009-3084(97)00029-7
    日期:1997.7
    A gemini neoglycolipid was synthetised from pentaerythritol as the central building block to which were coupled two lipid moieties (C16H33 alkyl chains). The subsequent glycosylation reaction with two carbohydrate units (beta-D-GlcNAc) was achieved in acceptable yields which were, nevertheles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btained with the single-chain homologous derivatives. The behaviour of this neoglycolipid in monolayer was studied in details after spreading at an air/water interface. These molecules exhibit transition phases when the monolayer is compressed, revealing a similar behaviour to that of phospholipids. The behaviour of neoglycolipid 1 suggests a peculiar conformation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This supramolecular arrangement might be taken as a model f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glycolipids in organized systems. (C) 1997 Elsevier Science Ireland Lt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S,4aR,5S,8R,8aR)-8-乙基-4a,5-二羟基-六氢-2H-2,5-环氧色素-4(3H)-酮 顺式-5-甲氧基-2-苯基-1,3-二恶烷 阿斯利多 锗(II)氯化二噁烷络合物 试剂5-Methyl-5-propargyloxycarbonyl-1,3-dioxane-2-one 螺二醇 螺[环丙烷-1,7'-[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 螺[3,6-二氧杂双环[3.1.0]己烷-2,4'-咪唑烷] 薰衣草恶烷 苯乙醛 1,3-丙烷二基缩醛 脱水莫诺苷元 硫脲与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丙二胺和缩水甘油丁醚的反应产物 硝溴生 盐酸曲阿霉素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1,4-二恶烷 甲基 2,3-脱水-beta-D-呋喃核糖苷 甘油缩甲醛 溴化[5-(羟甲基)-2-苯基-1,3-二噁烷-5-基]-N,N,N-三甲基甲铵 溴[4-(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3-(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2-(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1,4-二氧六环复合物 氯甲基聚苯乙烯 敌噁磷 戊氧氯醛 对二恶烷-2,6-二甲醇 奇烯醇霉素 大观霉素 埃玛菌素 四氢-2-呋喃基甲基2-氯苯甲酸酯 吡啶,2-(1,3-二噁烷-2-基)-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氯-2-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乙氧基-2-异丙基-1,3-二恶烷 反式-2,5-双-(羟甲基)-1,4-二恶烷 双(4-乙基亚苯基)山梨醇 六氢[1,4]二恶英并[2,3-b]-1,4-二恶英 六氢-2,4,4,7-四甲基-4H-1,3-苯并二氧杂环己 全氟(2-氧代-3,6-二甲基-1,4-二恶烷) 亚苄基-2,2-双(氧基甲基)丙酸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6)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5) 二聚丁醇醛 二甲基二恶烷 二甲基2,4:3,5-二-O-亚甲基-D-葡萄糖二酸 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羧酸酯 二甲基-1,4-二恶烷 二甘醇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