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isoquinolin-1-yl-N-[4-[[4-(isoquinolin-1-ylmethylideneamino)phenyl]methyl]phenyl]methanimine | 849661-9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isoquinolin-1-yl-N-[4-[[4-(isoquinolin-1-ylmethylideneamino)phenyl]methyl]phenyl]methanimine
英文别名
——
1-isoquinolin-1-yl-N-[4-[[4-(isoquinolin-1-ylmethylideneamino)phenyl]methyl]phenyl]methanimine化学式
CAS
849661-91-2
化学式
C33H24N4
mdl
——
分子量
476.58
InChiKey
GLCRRHZOGOSHF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41.6±60.0 °C(Predicted)
  • 密度:
    1.1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
  • 重原子数:
    3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3
  • 拓扑面积:
    50.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N] SUPRAMOLECULAR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ANTITUMOUR AND ANTIVIRAL AGENTS
    [FR] COMPOSES SUPRAMOLECULAIRES ET LEUR UTILISATION EN TANT QU'AGENTS ANTITUMORAUX ET ANTIVIRAUX
    摘要:
    该申请披露了超分子化合物作为抗肿瘤、抗微生物(如抗菌和抗原虫)和抗病毒剂的用途。这些化合物包括在申请中定义的配体,配体与至少两个金属离子配位。此外还披露了药物配方和洗涤剂配方。
    公开号:
    WO2005033119A1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喹啉-1-甲醛4,4'-二氨基二苯甲烷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9%的产率得到1-isoquinolin-1-yl-N-[4-[[4-(isoquinolin-1-ylmethylideneamino)phenyl]methyl]phenyl]methan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SUPRAMOLECULAR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ANTITUMOUR AND ANTIVIRAL AGENTS
    [FR] COMPOSES SUPRAMOLECULAIRES ET LEUR UTILISATION EN TANT QU'AGENTS ANTITUMORAUX ET ANTIVIRAUX
    摘要:
    该申请披露了超分子化合物作为抗肿瘤、抗微生物(如抗菌和抗原虫)和抗病毒剂的用途。这些化合物包括在申请中定义的配体,配体与至少两个金属离子配位。此外还披露了药物配方和洗涤剂配方。
    公开号:
    WO200503311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ggregation of imine-based metallo-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s
    作者:Mirela Pascu、Guy J. Clarkson、Benson M. Kariuki、Michael J. Hannon
    DOI:10.1039/b517643c
    日期:——
    The design of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 based on isoquinoline-imine ligand systems is described. The isoquinoline affords an extended π surface and the use of this surface to obtain self-recognition and consequent π–π aggregation is investigated. The approach is effective in that each of four complexes is observed to aggregate through these interactions. Other π–π interactions can interfere with the aggregation indicating that a larger π-surface may be required to obtain complete control over the aggregation of the units.
    本文介绍了基于异喹啉-亚胺配体系统的超分子结构设计。异喹啉提供了一个扩展的Ï表面,本文研究了如何利用该表面获得自我识别和随之而来的ÏâÏ聚集。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因为观察到四种配合物中的每一种都通过这些相互作用而聚集在一起。其他 ÏâÏ 相互作用会干扰聚集,这表明可能需要更大的 Ï 表面才能完全控制单元的聚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