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pteroic Acid | 118537-3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pteroic Acid
英文别名
——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pteroic Acid化学式
CAS
118537-36-3
化学式
C17H19N3O3
mdl
——
分子量
313.356
InChiKey
OWHKSIKCZNDHN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9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109.07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folate and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pteroyl-L-ornithine as potential antifolates and antitumor agents. 35
    摘要:
    (6R,6S)-5,8,10-三去氮-5,6,7,8-四氢蝶酰酸通过多步反应由4,4-(环氧乙烷氧基)-环己酮和[4-(叔丁基氧基羰基)苄基]三苯基𬭸溴化物合成,并进一步转化为(6R,6S)-5,8,10-三去氮-5,6,7,8-四氢蝶酰-L-谷氨酸和(6R,6S)-5,8,10-三去氮-5,6,7,8-四氢蝶酰-L-精氨酸。化合物1被发现是部分纯化的鼠肝叶酸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良好底物,其米氏常数(Km = 15 μM)与报道的还原型叶酸底物(6S)-5,6,7,8-四氢蝶酰-L-谷氨酸以及(6R,6S)-5,10-二去氮-5,6,7,8-四氢蝶酰-L-谷氨酸(DDATHF)的值相当。然而,与具有强细胞毒性的DDATHF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化合物1在高达100 μM的浓度下未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些结果表明,DDATHF中位于8号位的NH对于细胞毒性活性至关重要,但并非多谷氨酸化的必要条件。与1作为FPGS的良好底物类似,精氨酸类似物2证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该酶的较强竞争性抑制剂之一,其Ki值为10 μM。尽管2与5,6,7,8-四氢蝶酰-L-精氨酸(H4PteOrn)相比结合亲和力较低,但在N5、N8和N10位被碳取代的情况下,仍观察到显著的FPGS抑制作用。这表明,FPGS对环B和桥区的生物等价替代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化合物1和2在高达100 μM的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抑制细胞生长的活性。作为潜在前药的化合物2的Nδ半邻苯二甲酰衍生物也未表现出活性。
    DOI:
    10.1021/jm00123a03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folate and (6R,6S)-5,8,10-trideaza-5,6,7,8-tetrahydropteroyl-L-ornithine as potential antifolates and antitumor agents. 35
    摘要:
    (6R,6S)-5,8,10-三去氮-5,6,7,8-四氢蝶酰酸通过多步反应由4,4-(环氧乙烷氧基)-环己酮和[4-(叔丁基氧基羰基)苄基]三苯基𬭸溴化物合成,并进一步转化为(6R,6S)-5,8,10-三去氮-5,6,7,8-四氢蝶酰-L-谷氨酸和(6R,6S)-5,8,10-三去氮-5,6,7,8-四氢蝶酰-L-精氨酸。化合物1被发现是部分纯化的鼠肝叶酸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良好底物,其米氏常数(Km = 15 μM)与报道的还原型叶酸底物(6S)-5,6,7,8-四氢蝶酰-L-谷氨酸以及(6R,6S)-5,10-二去氮-5,6,7,8-四氢蝶酰-L-谷氨酸(DDATHF)的值相当。然而,与具有强细胞毒性的DDATHF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化合物1在高达100 μM的浓度下未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些结果表明,DDATHF中位于8号位的NH对于细胞毒性活性至关重要,但并非多谷氨酸化的必要条件。与1作为FPGS的良好底物类似,精氨酸类似物2证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该酶的较强竞争性抑制剂之一,其Ki值为10 μM。尽管2与5,6,7,8-四氢蝶酰-L-精氨酸(H4PteOrn)相比结合亲和力较低,但在N5、N8和N10位被碳取代的情况下,仍观察到显著的FPGS抑制作用。这表明,FPGS对环B和桥区的生物等价替代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化合物1和2在高达100 μM的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抑制细胞生长的活性。作为潜在前药的化合物2的Nδ半邻苯二甲酰衍生物也未表现出活性。
    DOI:
    10.1021/jm00123a0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