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羟基乙基)-1-哌嗪丙腈 | 77355-07-8

中文名称
4-(2-羟基乙基)-1-哌嗪丙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2-hydroxyethyl)piperazin-1-yl)propanenitrile
英文别名
3-[4-(2-Hydroxyethyl)piperazin-1-yl]propanenitrile
4-(2-羟基乙基)-1-哌嗪丙腈化学式
CAS
77355-07-8
化学式
C9H17N3O
mdl
MFCD01992770
分子量
183.253
InChiKey
ZAZQLPKNEYEAI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9.1±32.0 °C(Predicted)
  • 密度:
    1.0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8
  • 拓扑面积:
    50.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599090

SDS

SDS:fdd9ab764c6c5b8c4bbd20ffbf014120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羟乙基哌嗪丙烯腈 在 Cu-nanoparticles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4-(2-羟基乙基)-1-哌嗪丙腈
    参考文献:
    名称:
    N-烷基和N-芳基哌嗪的新型氰基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和体外生物学研究。
    摘要:
    已合成了N-烷基和N-芳基哌嗪的氰基衍生物,并筛选了其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均显示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TCCB 737),铜绿假单胞菌(MTCCB 741),表皮链霉菌(MTCCB 1824)和大肠杆菌(MTCCB 1652)的致病菌株的抗菌活性以及对曲霉(F. 4517),黄曲霉(ITCC 5192)和黑曲霉(ITCC 5405)。所有化合物均显示轻至中度的抗菌活性。但是,化合物3c,4a和6对研究中使用的致病菌株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化合物3a,3b,4b和4d对曲霉病原菌表现出轻度至中度的抗真菌活性。使用MTT比色测定法对Hela细胞评估了该研究中报道的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比对照药物庆大霉素更高的细胞生存力,其中化合物2具有最高的细胞生存力,即95%。
    DOI:
    10.1016/j.ejmech.2006.10.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离子液体催化胺类与α,β-不饱和缺电子受 体方法
    申请人:台州学院
    公开号:CN10398020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高效催化胺类和α,β-不饱和缺电子受体的Michael加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室温、常压下胺类和丙烯酸酯、丙烯腈等α,β-不饱和缺电子受体进行催化加成反应,柱层析得到相应的加成产物。无溶剂室温磁搅拌,反应完成后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离子液体,有机相经柱层析得到产品,包含离子液体水相的滤液可在高温真空下蒸发水分后再次投入反应,经验证,可作为催化反应体系6次重复使用,未见明显的反应收率下降。该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催化反应体系可重复使用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 Cu-nanoparticles: a chemoselective catalyst for the aza-Michael reactions of N-alkyl- and N-arylpiperazines with acrylonitrile
    作者:Akhilesh K. Verma、Rupesh Kumar、Preeti Chaudhary、Amit Saxena、Ravi Shankar、Subho Mozumdar、Ramesh Chandra
    DOI:10.1016/j.tetlet.2005.05.108
    日期:2005.8
    A novel method for effecting the aza-Michael reactions of N-alkyl- and N-arylpiperazines with acrylonitrile using Cu-nanoparticles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features the use of 10 mol % Cu (14-17 nm) nanoparticle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o afford the addition product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Cu-nanoparticles selectively catalysed the aza-Michael reaction of N-alkyl- and N-arylpiperazines in the presence of aromatic amino or aliphatic hydroxy groups. (c) 2005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Polyquaternäre Ammoniumverbindungen, ihre Herstellung, ihre Verwendung bei der Papierherstellung und sie enthaltende Papierbehandlungsmittel
    申请人:BAYER AG
    公开号:EP0025142B1
    公开(公告)日:1984-08-08
  • US442319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423194A
    公开(公告)日:1983-12-27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biological studies of novel cyano derivatives of N-alkyl and N-aryl piperazine
    作者:Preeti Chaudhary、Surendra Nimesh、Veena Yadav、Akhilesh Kr. Verma、Rupesh Kumar
    DOI:10.1016/j.ejmech.2006.10.009
    日期:2007.4
    Cyano derivatives of N-alkyl and N-aryl piperaz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fo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showe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pathogenic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MTCCB 737),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TCCB 741), Streptomyces epidermidis (MTCCB 1824) and Escherichia coli (MTCCB 1652)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pathogenic
    已合成了N-烷基和N-芳基哌嗪的氰基衍生物,并筛选了其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均显示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TCCB 737),铜绿假单胞菌(MTCCB 741),表皮链霉菌(MTCCB 1824)和大肠杆菌(MTCCB 1652)的致病菌株的抗菌活性以及对曲霉(F. 4517),黄曲霉(ITCC 5192)和黑曲霉(ITCC 5405)。所有化合物均显示轻至中度的抗菌活性。但是,化合物3c,4a和6对研究中使用的致病菌株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化合物3a,3b,4b和4d对曲霉病原菌表现出轻度至中度的抗真菌活性。使用MTT比色测定法对Hela细胞评估了该研究中报道的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比对照药物庆大霉素更高的细胞生存力,其中化合物2具有最高的细胞生存力,即9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