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4S,6R)-2-((Z)-2-butoxyvinyl)-6-vinyltetrahydro-2H-pyran-4-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 1357384-4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4S,6R)-2-((Z)-2-butoxyvinyl)-6-vinyltetrahydro-2H-pyran-4-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2S,4S,6R)-2-[(Z)-2-butoxyethenyl]-6-ethenyloxan-4-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2S,4S,6R)-2-((Z)-2-butoxyvinyl)-6-vinyltetrahydro-2H-pyran-4-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1357384-40-7
化学式
C19H36O3Si
mdl
——
分子量
340.579
InChiKey
HBCJQLSBTXGFEM-LBYKVGF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4S,6R)-2-((Z)-2-butoxyvinyl)-6-vinyltetrahydro-2H-pyran-4-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triethylamine tris(hydrogen flu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2S,4S,6R)-2-((Z)-2-butoxyvinyl)-6-vinyltetrahydro-2H-pyran-4-ol
    参考文献:
    名称:
    烯醇醚作为由 Stereogenic-at-Mo 配合物促进的高效 Z-和对映选择性开环/交叉复分解反应的底物:化学合成中的效用和机械属性
    摘要:
    报道了涉及烯醇醚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开环/交叉复分解 (EROCM) 反应的第一个例子。具体来说,我们证明了几种氧杂环和氮杂双环、环丁烯和环丙烯与烷基或芳基取代的烯醇醚的催化 EROCM 在存在立体异构的 Mo 单吡咯烷单芳基氧化物的情况下很容易进行。在某些情况下,低至 0.15 mol% 的催化活性亚烷基就足以在 10 分钟内促进完全转化。所需的产物以高达 90% 的产率和 >99:1 的对映体比 (er) 形成,二取代的烯醇醚以 >90% 的 Z 选择性生成。通过导致形成用于化学合成的有用中间体的许多官能化程序(例如,有效酸水解以提供对映体富集的甲醛),可以容易地将对映体富集产物的烯醇醚与末端烯烃区分开来。在某些情况下,对映选择性强烈依赖于烯醇醚浓度:较大当量的交叉伙伴导致形成高对映体纯度的产品(与近外消旋产品相比)。反应时间的长短对产品的对映体纯度至关重要;在短短 30 秒的反应时间内达到
    DOI:
    10.1021/ja210946z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烯基正丁醚 、 exo-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8-oxabicyclo[3.2.1]oct-6-ene 在 Mo(N-1-adamantyl)(CHCMe2Ph)(2,5-dimethylpyrrolide)2(R)-3,3'-dibromo-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5,5',6,6',7,7',8,8'-octahydro-1,1'-binaphtyl-2-ol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13.1 mg的产率得到((2S,4S,6R)-2-((Z)-2-butoxyvinyl)-6-vinyltetrahydro-2H-pyran-4-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醇醚作为由 Stereogenic-at-Mo 配合物促进的高效 Z-和对映选择性开环/交叉复分解反应的底物:化学合成中的效用和机械属性
    摘要:
    报道了涉及烯醇醚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开环/交叉复分解 (EROCM) 反应的第一个例子。具体来说,我们证明了几种氧杂环和氮杂双环、环丁烯和环丙烯与烷基或芳基取代的烯醇醚的催化 EROCM 在存在立体异构的 Mo 单吡咯烷单芳基氧化物的情况下很容易进行。在某些情况下,低至 0.15 mol% 的催化活性亚烷基就足以在 10 分钟内促进完全转化。所需的产物以高达 90% 的产率和 >99:1 的对映体比 (er) 形成,二取代的烯醇醚以 >90% 的 Z 选择性生成。通过导致形成用于化学合成的有用中间体的许多官能化程序(例如,有效酸水解以提供对映体富集的甲醛),可以容易地将对映体富集产物的烯醇醚与末端烯烃区分开来。在某些情况下,对映选择性强烈依赖于烯醇醚浓度:较大当量的交叉伙伴导致形成高对映体纯度的产品(与近外消旋产品相比)。反应时间的长短对产品的对映体纯度至关重要;在短短 30 秒的反应时间内达到
    DOI:
    10.1021/ja210946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ol Ethers as Substrates for Efficient<i>Z</i>- and Enantioselective Ring-Opening/Cross-Metathesis Reactions Promoted by Stereogenic-at-Mo Complexes: Utility in Chemical Synthesis and Mechanistic Attributes
    作者:Miao Yu、Ismail Ibrahem、Masayuki Hasegawa、Richard R. Schrock、Amir H. Hoveyda
    DOI:10.1021/ja210946z
    日期:2012.2.8
    >99:1 enantiomeric ratio (er) with the disubstituted enol ether generated in >90% Z selectivity. The enol ether of the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products can be easily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terminal alkene through a number of functionalization procedures that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useful intermediates for chemical synthesis (e.g., efficient acid hydrolysis to afford the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报道了涉及烯醇醚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开环/交叉复分解 (EROCM) 反应的第一个例子。具体来说,我们证明了几种氧杂环和氮杂双环、环丁烯和环丙烯与烷基或芳基取代的烯醇醚的催化 EROCM 在存在立体异构的 Mo 单吡咯烷单芳基氧化物的情况下很容易进行。在某些情况下,低至 0.15 mol% 的催化活性亚烷基就足以在 10 分钟内促进完全转化。所需的产物以高达 90% 的产率和 >99:1 的对映体比 (er) 形成,二取代的烯醇醚以 >90% 的 Z 选择性生成。通过导致形成用于化学合成的有用中间体的许多官能化程序(例如,有效酸水解以提供对映体富集的甲醛),可以容易地将对映体富集产物的烯醇醚与末端烯烃区分开来。在某些情况下,对映选择性强烈依赖于烯醇醚浓度:较大当量的交叉伙伴导致形成高对映体纯度的产品(与近外消旋产品相比)。反应时间的长短对产品的对映体纯度至关重要;在短短 30 秒的反应时间内达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科立内酯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 抗-11-氧杂三环[4.3.1.12,5]十一碳-3-烯-10-酮 戊二酸二甲酯 恩洛铂 异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四氢吡喃醚-二聚乙二醇 四氢吡喃酮 四氢吡喃-4-醇 四氢吡喃-4-肼二盐酸盐 四氢吡喃-4-羧酸甲酯 四氢吡喃-4-羧酸噻吩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