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propane-1,3-diylbis(azaneylylidene))bis(methaneylylidene))bis(2-methoxyphenol) | 84907-2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propane-1,3-diylbis(azaneylylidene))bis(methaneylylidene))bis(2-methoxyphenol)
英文别名
——
4,4'-((propane-1,3-diylbis(azaneylylidene))bis(methaneylylidene))bis(2-methoxyphenol)化学式
CAS
84907-22-2
化学式
C19H22N2O4
mdl
——
分子量
342.395
InChiKey
BCFVQGGDSSURR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43.3±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4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83.64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aquobis(ethyl acetoacetato)copper(II) 、 4,4'-((propane-1,3-diylbis(azaneylylidene))bis(methaneylylidene))bis(2-methoxyphenol)乙醇氯仿 为溶剂, 以78-88的产率得到bis(ethylacetoacetato)(bis(vanillin) propylenediimine)copper(II)
    参考文献:
    名称:
    Arora, O.P.; Misra, Sudhindra N.; Bhutra, M.P.,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80, vol. 57, p. 273 - 27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香草醛1,3-丙二胺乙醇 为溶剂, 以62 %的产率得到4,4'-((propane-1,3-diylbis(azaneylylidene))bis(methaneylylidene))bis(2-methoxy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天然来源的希夫碱衍生物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作用的新型铜配合物
    摘要:
    铜(II)配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在癌症治疗中引起人们的关注,包括其氧化还原电位、与不同配体可能的配位结构、最多样化的几何形状以及不同的生物分子反应性。目前的工作使用肉桂醛、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等天然醛合成了具有席夫碱(亚胺)型配体的新型铜(II)配合物。这些配体是通过这些醛与胺1,3-二氨基丙烷、2,2-二甲基-1,3-丙二胺或1,3-二氨基-2-丙醇反应获得的,并通过1 H 和13 C NMR 表征、FTIR 和 ESI-HRMS。该络合反应使用铜(II)作为高氯酸盐,得到六种新的铜(II)配合物。使用 FTIR、UV-vis、元素分析、ESI-HRMS 和 EPR 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通过电子吸收研究了铜(II)络合物和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显示络合物掺入白蛋白结构中。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SH-SY5Y、CHP 212 和胶质母细胞瘤 LN-18 中使用 MTT 测定评估复合物的细胞毒性,并得出
    DOI:
    10.1016/j.jinorgbio.2023.1124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Joshi, G. K.; Singh, Megh; Misra, Sudhindra 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Section A: Inorganic, Physical,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1984, vol. 23, # 4, p. 329 - 331
    作者:Joshi, G. K.、Singh, Megh、Misra, Sudhindra 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