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hexahydro-2H-quinolizin-1(6H)-ylidene)methanol | 851183-1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exahydro-2H-quinolizin-1(6H)-ylidene)methanol
英文别名
(E)-[(9aR)-2,3,4,6,7,8,9,9a-octahydroquinolizin-1-ylidene]methanol
(hexahydro-2H-quinolizin-1(6H)-ylidene)methanol化学式
CAS
851183-14-7
化学式
C10H17NO
mdl
——
分子量
167.251
InChiKey
AWIPRVNWLISMBB-AAXQSMA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23.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hexahydro-2H-quinolizin-1(6H)-ylidene)methanol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磷酸二甲基亚砜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9aR)-2,3,4,6,7,8,9,9a-octahydro-1H-quinolizine-1-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羽扇豆碱的差向异构化为Epilupinine,反之亦然。重新检查小L和癫痫的结构
    摘要:
    尽管已经广泛研究了羽扇豆碱(1)的差向异构化,但是现在从分离表羽扇豆碱(2)之后残留的生物碱混合物中分离了以前未观察到的式C 10 H 17 NO化合物。它不溶于干燥的Et 2 O,但溶于EtOH,从中以Et 2 O可溶性油的形式回收,并缓慢返回Et 2 O不溶性固体形式。对于这些特征,并基于GC / MS,1 H-NMR和IR数据,认为其是羽扇豆(3)和表皮(4)的常见烯醇式5的内盐6。),使其在溶液中处于平衡状态(请参见方案1)。油性形式而不是固体形式能够提高1到2的转化率,从而确立了醛在差向异构化过程中的作用。据观察,也可以将2转换为1。最后,通过所描述的固体lupinal Zaboev应被认为是等同于现在分离内盐6,而油性epilupinal维基和舒曼,着实的混合物epilupinal(4),用lupinal少量(3),其在站立时被转化为普通烯醇式5的内盐6。
    DOI:
    10.1002/hlca.200590005
  • 作为产物:
    描述:
    羽扇豆宁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xylene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57%的产率得到1-表羽扇豆碱
    参考文献:
    名称:
    羽扇豆碱的差向异构化为Epilupinine,反之亦然。重新检查小L和癫痫的结构
    摘要:
    尽管已经广泛研究了羽扇豆碱(1)的差向异构化,但是现在从分离表羽扇豆碱(2)之后残留的生物碱混合物中分离了以前未观察到的式C 10 H 17 NO化合物。它不溶于干燥的Et 2 O,但溶于EtOH,从中以Et 2 O可溶性油的形式回收,并缓慢返回Et 2 O不溶性固体形式。对于这些特征,并基于GC / MS,1 H-NMR和IR数据,认为其是羽扇豆(3)和表皮(4)的常见烯醇式5的内盐6。),使其在溶液中处于平衡状态(请参见方案1)。油性形式而不是固体形式能够提高1到2的转化率,从而确立了醛在差向异构化过程中的作用。据观察,也可以将2转换为1。最后,通过所描述的固体lupinal Zaboev应被认为是等同于现在分离内盐6,而油性epilupinal维基和舒曼,着实的混合物epilupinal(4),用lupinal少量(3),其在站立时被转化为普通烯醇式5的内盐6。
    DOI:
    10.1002/hlca.200590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铺地蜈蚣碱 诺利溴铵 蔓杉石松宁 羽扇豆碱 羽扇豆喃 硫双萍蓬定 甲基6-氧代-1,3,4,6-四氢-2H-喹嗪-9-羧酸酯 狭叶碱 牡丹草佛明 溴化八氢5-甲基-1-[(2-甲基丙酰)氧代]-2H-喹嗪正离子 溴化八氢(1R,9aR)-5-甲基-1-(丙基桥氧基)-2H-喹嗪正离子 吲哚霉素 吐根胺 化合物 T29527 内-六氢-8-羟基-2,6-亚甲基-2H-喹嗪-3 八氢-喹啉嗪-3-羧酸乙酯 八氢-4H-喹嗪 八氢-4-甲基-2H-喹嗪 八氢-2H-喹嗪-1-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盐酸(1:1) 八氢-1-(5-甲氧基-1H-吲哚-3-基)-2H-喹嗪 八氢-1-(5-甲基-1H-吲哚-3-基)-2H-喹嗪 乙基8-羟基-6-氧代-1,3,4,6-四氢-2H-喹嗪-9-羧酸酯 乙基8-氯-4-氧代-4H-喹嗪-3-羧酸酯 乙基6-氧代-1,3,4,6-四氢-2H-喹嗪-9-羧酸酯 乙基4-氧代-4H-喹嗪-3-羧酸酯 [(1R)-2,3,4,6,7,8,9,9a-八氢-1H-喹嗪-1-基]甲硫醇 N-[[(1S,9aR)-2,3,4,6,7,8,9,9a-八氢-1H-喹嗪-1-基]甲基]-4-氨基-5-氯-2-甲氧基苯甲酰胺 N-[[(1S,9aR)-2,3,4,6,7,8,9,9a-八氢-1H-喹嗪-1-基]甲基]-2-甲氧基-5-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S,9aR)-2,3,4,6,7,8,9,9a-八氢-1H-喹嗪-1-基]甲基]-2,6-二甲氧基苯甲酰胺 N-[(E)-[(9aR)-六氢-2H喹嗪-1(6H)-亚基]甲基]-乙酰胺 N-[(1S,9aR)-八氢-2H-喹嗪-1-基甲基]-4-[(E)-苯基二氮烯基]-5,6,7,8-四氢萘-1-胺 8-氯-1-乙基-4-氧代-4H-喹啉嗪-3-羧酸乙酯 8-氨基-4-氧代-4H-喹嗪-3-羧酸 6,6-二甲基-2,3,4,7,8,9,10,10B-八氢-1H-环戊并[h]喹嗪 6,6-二甲基-1,2,3,4,7,7a,8,9,10,11,11a,11b-十二氢吡啶并[2,1-a]异喹啉 5-羟基-8-氮杂三环[5.3.1.03,8]十一烷-10-酮 5(2H)-异噻唑酮,3-甲基-4-戊基-(9CI) 4H-喹啉-3-羧酸,8-氯-1-环丙基-7-氟-9-甲基-4-氧代乙基酯 4-[(E)-(4-氟苯基)二氮烯基]-N-[(1S,9aR)-八氢-2H-喹嗪-1-基甲基]-5,6,7,8-四氢萘-1-胺 3-甲基-八氢-喹嗪 3-[二(2-噻吩基)亚甲基]八氢-2H-喹嗪 2H-喹嗪,1,3,4,6,7,9a-六氢- 2H-喹嗪,1,3,4,6,7,8-六氢-9-甲基- 2-羟基-3-甲基喹啉-4-酮 2-甲基-八氢-喹嗪 2-去氢金雀花碱 1-硝基-4-氧代-4H-喹嗪-3-甲酸乙酯 1-甲酰基-4-氧代-4H-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 1-环丙基-7-氟-9-甲基-8-[(4aR,7aR)-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6-基]-4-羰基-4H-喹嗪-3-羧酸 1-溴-4-氧代-4氢-喹嗪-3-甲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