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1-[[(2-pyridinyl)imino]methylenyl]-2-naphthalenolato-N,O]nickel | 686281-2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1-[[(2-pyridinyl)imino]methylenyl]-2-naphthalenolato-N,O]nickel
英文别名
——
bis[1-[[(2-pyridinyl)imino]methylenyl]-2-naphthalenolato-N,O]nickel化学式
CAS
686281-22-1;255861-03-1
化学式
C32H22N4NiO2
mdl
——
分子量
553.242
InChiKey
PLLFWWFZQIRGEA-FZGQUPKH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ickel(II) chloride hexahydrate 、 N-(2-pyridil)-2-oxo-1-naphthylidenemethylamine 在 NaH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以61.2%的产率得到bis[1-[[(2-pyridinyl)imino]methylenyl]-2-naphthalenolato-N,O]nicke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双(1-芳基亚甲基亚甲基萘-2-氧基)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降冰片烯乙烯基聚合的催化作用
    摘要:
    合成的1-芳基亚甲基亚甲基萘-2-醇衍生物与氯化镍反应形成双(1-芳基亚甲基亚甲基萘-2-氧基)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和1 H NMR对所有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阐明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在甲基铝氧烷的存在下,该配合物对降冰片烯的乙烯基聚合显示出高催化活性。气相色谱法通过监测降冰片烯的转化来跟踪催化活性的变化。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3.12.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lexation study of Schiff base ligand: pyridin-2-ylimino methyl naphthanol with Co<sup>+2</sup>, Mn<sup>+2</sup> and Ni<sup>+2</sup> ions in solid and solution phase
    作者:Shipra Sagar、Binitendra Naath Mongal、Abhijit Dutta、Paritosh Mondal、William Lewis、Nadis Saba、Subhendu Naskar
    DOI:10.1080/00958972.2016.1203422
    日期:2016.8.2
    The ligand was reacted with perchlorate salts of Mn+2, Co+2, and Ni+2. ESIMS mass spectra indicate the formation of mononuclear complex ML2 for all three complexes. CoL2 crystallizes in P21/n space group, adopting a distorted tetrahedral geometry where Co is in a N2O2 donor environment. Structure of the Co complex was optimized by DFT calculation. Solution-phase complexation between the ligand and
    摘要 合成了席夫碱吡啶-2-基亚甲基萘醇(HL),并通过光谱(FTIR、ESIMS和NMR)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体与Mn+2、Co+2和Ni+2的高氯酸盐反应。ESIMS 质谱表明所有三种复合物都形成了单核复合物 ML2。CoL2 在 P21/n 空间群中结晶,采用扭曲的四面体几何形状,其中 Co 处于 N2O2 供体环境中。通过 DFT 计算优化 Co 络合物的结构。配体与三种属离子:Mn+2、Co+2 和 Ni+2(在 tris 缓冲液中的 pH 值为 7.2)之间的溶液相络合,在 CH3CN–H2O 中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以分光光度法进行。每次滴定的乔布图表明属与配体的组合比例为 1:2。ML2 形成的缔合常数如下:Mn (19.80 × 103 M−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