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2-tert-butyl-4H-chromen-4-ylidene]acetaldehyde | 916985-7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2-tert-butyl-4H-chromen-4-ylidene]acetaldehyde
英文别名
——
[(4E)-2-tert-butyl-4H-chromen-4-ylidene]acetaldehyde化学式
CAS
916985-76-7
化学式
C15H16O2
mdl
——
分子量
228.291
InChiKey
JNRJFDAJWXIIDN-DHZHZOJ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9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Fe(η5-Cp)(η6-p-Me-C6H4NHNH2)](1+)PF6(1-)[(4E)-2-tert-butyl-4H-chromen-4-ylidene]acetaldehyde乙醇 为溶剂, 以86%的产率得到[[(2-tert-butyl-4-H-chromen-4-ylidene)acetaldehyde η6-(p-tolyl)hydrazone](η-5-cyclopentaienyl)iron(II)] hexafluoro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偶极有机铁吡喃基乙醛腙配合物:合成、表征、晶体结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
    摘要:
    通过有机金属肼前体 [CpFe(η6-p-MeC6H4NHNH2)]+PF6– 与不同取代的 α- 和 γ-吡喃基乙醛的缩合反应,以高收率制备了新型阳离子有机铁 (II) 吡喃基乙醛腙配合物。单核腙作为它们的 (E) 异构体关于 N=C 双键立体选择性地获得。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技术(1H 和 13C NMR、IR 和 UV/Vis)的组合以及 2-tBu-色烯衍生物 5 的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对所有新化合物进行了彻底表征光谱数据表明,由于阳离子有机金属片段的电子接受能力和基于亚甲基吡喃的供体的电子释放特性,这些配合物具有部分吡喃特性。5的晶体结构表明,η6配位的甲苯基环和吡喃环共面(二面角3.2°),这是一个有利的情况,允许环内氧原子和阳离子铁中心通过整个腙骨架共轭。化合物 4-6 是强极化的 D-π-A 系统,在其电子吸收光谱中表现出溶剂化变色特性、低位分子内电荷转移带和增强的二阶 NLO
    DOI:
    10.1002/ejic.2005009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黄曲霉毒素 D1 顺式-3alpha,8alpha-二氢-4,6-二甲氧基-呋喃并[2,3-b]苯并呋喃 阿莫拉酮 苯甲醇,-α--甲基-4-(2-甲基丙基)-,乙酸酯(9CI) 苯并呋喃,7-氯-2,3-二氢-2,2-二甲基- 苯并呋喃,4-氯-2,3-二氢- 苯并呋喃,2,3-二氢-3-[(苯基硫代)甲基]- 苯并呋喃,2,3-二氢-2-(苯基亚甲基)-,(E)- 苯并二氢呋喃-4-甲醛 苯并二氢呋喃-4-甲酸 苯并二氢呋喃-2-羧酸 胆甾-8-烯-3,15-二醇,(3b,5a,15a)-(9CI) 聚苯硫醚 维拉佐酮杂质24 盐酸依法洛沙 甲基苄基(2,3-二氢苯并呋喃-3-基)氨基甲酸酯 甲基氨基甲酸4-氯-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酯 甲基5-氨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甲基2-乙基-6-羟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甲基(2S)-2-乙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环丙基甲胺 灭草呋喃 氘代克百威(呋喃丹) 普芦卡必利杂质H 抗氧剂136 多特林中间体 呋草黄 呋罗芬酸 呋喃酚 十一碳烯 克百威 依法克生 他司美琼 人参宁 二苯基异壬基膦酸酯 二硫代双(甲基氨基甲酸)双(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酯 二[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重氮鎓]硫酸盐 二-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乙酸 乙基3-(7-溴-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丙酸酯 丙硫克百威 丁硫克百威 [2H4]-2,3-二氢-5-苯并呋喃乙醇 [2H18]-丁硫克百威 [2-[2-氧代-5-(2,4,4-三甲基戊烷-2-基)-3H-1-苯并呋喃-3-基]-4-(2,4,4-三甲基戊烷-2-基)苯基]乙酸酯 [2,3-二氢-1-苯并呋喃-3-基(苯基)甲基]-二甲基-苯基硅烷 [2,2-二甲基-7-(甲基氨基甲酰氧基)-3H-1-苯并呋喃-3-基](Z)-2-甲基丁-2-烯酸酯 N-甲基氨基甲酸2,3-二氢苯并呋喃-7-基酯 N-甲基氨基甲酸2,3-二氢-2,2,4-三甲基苯并呋喃-7-基酯 N-甲基-[(2,3-二氢苯并[b]呋喃-7-基)甲基]胺 N-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2-基)甲胺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