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4-methyl-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 357174-4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4-methyl-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Ethyl 6-chloro-4-methylnaphthalene-2-carboxylate
6-Chloro-4-methyl-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357174-40-4
化学式
C14H13ClO2
mdl
——
分子量
248.709
InChiKey
WZRFXQIFPHGSP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4-methyl-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吗啉 、 sodium hydride 、 sulfur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2-Amino-4,5-dimethyl-thiophen-3-yl)-(6-chloro-4-methyl-naphthalen-2-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氨基-3-萘甲噻吩作为A1腺苷受体的变构增强剂的合成及其生物学效应。
    摘要:
    当前的研究描述了一系列新型的2-氨基-3-萘噻吩并在噻吩的4-位和5-位以及萘环上有可变的修饰。以多种方式测量了变构增强子的活性:(1)在表达克隆的人A(C)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在A(1)-腺苷激动剂(CPA)存在的情况下评估对福司柯林刺激的cAMP积累的影响。 1)-腺苷受体(hA(1)AR); (2)这些化合物取代[(3)H] DPCPX,[(3)H] ZM 241385和[(3)H] MRE 3008F20与表达hA( 1),hA(2A)和hA(3)腺苷受体;(3)对[(3)H] CCPA与表达hA(1)AR的CHO细胞膜结合的影响,含有天然腺苷A(1)受体的大鼠大脑和人类皮质膜制剂;(4)[(3)H] CCPA从CHO-hA1膜解离的动力学。药理分析比较了各种活性与参考化合物PD 81,723(化合物1)的活性。在CHO:hA(1)分析中,几种化合物似乎比PD 81,7
    DOI:
    10.1021/jm0210212
  • 作为产物:
    描述:
    硝基乙烷 、 ethyl 2-(acetoxy(2,4-dichlorophenyl)methyl)acrylate 在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68%的产率得到6-Chloro-4-methyl-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xpedient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naphthalenes from the Baylis–Hillman adducts
    摘要:
    The reaction of 1, the acetates of the Baylis-Hillman adducts, and primary nitroalkanes 2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arbonate in N,N-dimethylformamide afforded 2-substituted naphthalenes 5 in good yields. (C) 2001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s0040-4039(01)0068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