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257843-4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257843-43-8
化学式
Br*C19H16NO2
mdl
——
分子量
370.246
InChiKey
KCVWZWRJFMESJH-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马来酸酐 在 tetrakis(pyridine)cobalt(II) dichromate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76%的产率得到3-(2-naphthyl)-5H-pyrrolo[2,1,5-de]quinolizin-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1,2-annulated and 1,2-unsubstituted pyrrolo[2,1,5-de]quinolizin-5-ones (cycl[3.3.2]azin-5-ones) via [3+2] cycloadditions of 1-oxoquinolizinium ylides with cyclic alkenes
    摘要:
    1,2-环状吡咯[2,1,5-de]喹啉-5-酮(cycl[3.3.2]azin-5-酮)6a–6k,8a–8b和9是通过将2-乙酰基-N-苯甲酰吡啶溴化物(1a–1d)与电子缺乏的环烯烃(N-烷基(芳基)马来酰亚胺、苯醌和萘醌)在碳酸钠作为碱和四氮化钴(II)二铬酸盐(TPCD)作为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一锅串联反应合成的。这些产品是通过与烯烃的1-氧喹啉鎓盐烯基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原位生成,并随后在TPCD作用下对初级环加成物进行脱氢得到的。用1a–1f在原位生成的烯基与马来酸酐的类似反应通过在TPCD作用下的氧化双脱羧化和初级环加成物的脱氢反应生成了1,2-无取代的吡咯[2,1,5-de]喹啉-5-酮7a–7f。
    DOI:
    10.1039/c0ob00299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