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methyl-1,3-dioxolo<4,5-g>isoquinoline-5,7,8(6H)-trione | 34140-0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yl-1,3-dioxolo<4,5-g>isoquinoline-5,7,8(6H)-trione
英文别名
6-methyl-[1,3]dioxolo[4,5-g]isoquinoline-5,7,8-trione;6-Methyl-[1,3]dioxolo[4,5-g]isochinolin-5,7,8-trion;N-Methyl-4,5-methylenedioxyphthalonimid;hydrastinic acid anhydride;6-methyl-[1,3]dioxolo[4,5-g]isoquinoline-5,7,8-trione
6-methyl-1,3-dioxolo<4,5-g>isoquinoline-5,7,8(6H)-trione化学式
CAS
34140-01-7
化学式
C11H7NO5
mdl
——
分子量
233.18
InChiKey
OSPNAVVNRYCG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1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72.9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2H)-异喹诺酮类-I:某些烷氧基-3(2H)-异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性质
    摘要:
    描述了由2-羟甲基芳基乳酸内酯通过2-甲亚氨基-N,N-二甲基芳基乙酰胺制备6,7-二加氧3(2H)-异喹诺酮的一般方法,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在可能存在羧甲胺内酰胺互变异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NMR和IR以及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平衡。1,4-二氢衍生物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分别通过3(2H)-异喹诺酮的还原和二氧化锰氧化而制得,它们可以容易地相互转化。
    DOI:
    10.1016/s0040-4020(01)9817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pathway to 1,3,4(2H)-isoquinolinetriones and substituted isoindolinones
    作者:Jozef Vekemans、Georges Hoornaert
    DOI:10.1016/0040-4020(80)80046-9
    日期:1980.1
    A new synthesis in the isoquinoline series is discussed: the reaction of appropriate benzamides and oxalyl chloride affords isoquinolinetriones along N-aroyloxamoyl chlorides. The solvent effect, the acid catalysis and the isomer distribution are accounted for. On the other hand 1 - hydroxy - 3 - oxoisoindoline - 1 - carboxylates may be obtained by acid-catalyzed ring closure of N-aroyloxamates. Both
    讨论了异喹啉系列的新合成方法:适当的苯甲酰胺和草酰氯的反应可沿着N-芳酰基草酰氯生成异喹啉三酮。考虑了溶剂效应,酸催化作用和异构体分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酸催化N-芳酰基草酸酯的闭环获得1-羟基-3-氧代异吲哚啉-1-羧酸酯。两个环化都需要一个激活基团。
  • Polonovski; Polonovski,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36, vol. <5> 3, p. 885,887
    作者:Polonovski、Polonovski
    DOI:——
    日期:——
  • VEKEMANS J.; HOORNAERT G., TETRAHEDRON, 1980, 36, NO 7, 943-950
    作者:VEKEMANS J.、 HOORNAERT G.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