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3(1-methylpropyl)-4(3H)-quinolinone | 77651-6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3(1-methylpropyl)-4(3H)-quinolinone
英文别名
3-butan-2-yl-2-methylquinazolin-4-one
2-methyl-3(1-methylpropyl)-4(3H)-quinolinone化学式
CAS
77651-68-4
化学式
C13H16N2O
mdl
——
分子量
216.283
InChiKey
FKCIVBHDAXULP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8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34.8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4(3H)-喹唑酮2-溴丁烷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41 %的产率得到2-methyl-3(1-methylpropyl)-4(3H)-quinol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Cp*Co(III) 催化伯酰胺的 C-H 官能化与恶二唑酮合成喹唑啉酮
    摘要:
    通过直接 C-H 键活化合成多杂原子杂环在方法学上具有吸引力,但在合成上具有挑战性。在催化氧化还原中性 [CoCp*(CO)I 2 ] / AgSbF 6系统中利用伯酰胺和恶二唑酮制备喹唑啉酮的高效双 C-N 键形成顺序,其中恶二唑酮可以作为内部氧化剂来维持催化循环, 据报道。酰胺导向的 C-H 键活化和恶二唑酮脱羧是这种无痕、原子和步骤经济的级联方法成功构建喹唑啉酮骨架的关键。
    DOI:
    10.1039/d3ob00387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elsen, Knud Erik; Pedersen, Erik B.,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Series B: Organic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1980, vol. 34, # 9, p. 637 - 642
    作者:Nielsen, Knud Erik、Pedersen, Erik B.
    DOI:——
    日期:——
  • NIELSEN K. E.; PEDERSEN E. B., ACTA CHEM. SCAND., 1980, B 34, NO 9, 637-642
    作者:NIELSEN K. E.、 PEDERSEN E. B.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