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butyl-3-decylindolizin-1-amine | 1449576-4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butyl-3-decylindolizin-1-amine
英文别名
——
N,N-dibutyl-3-decylindolizin-1-amine化学式
CAS
1449576-43-5
化学式
C26H44N2
mdl
——
分子量
384.649
InChiKey
CKVCKFHSDDAV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1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9
  • 拓扑面积:
    7.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2-甲醛1-十二炔二正丁胺 在 copper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64%的产率得到N,N-dibutyl-3-decylindolizin-1-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和Ch的溶剂依赖性铜催化形成的合成和机理研究
    摘要:
    已经发现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铜纳米颗粒可以催化吡啶-2-甲醛醛衍生物,仲胺和末端炔烃在二氯甲烷中吲哚嗪的多组分合成。然而,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形成杂环查耳酮。我们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这两个过程都是通过醛-胺-炔烃偶联中间体进行的。与其他从醛和炔烃形成查耳酮的众所周知的机理相反,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应途径,其中涉及炔丙基胺作为不进行重排的中间体。吲哚嗪或查耳酮的形成是由感应效应和溶剂效应驱动的,广泛报道了两者。在两个反应中
    DOI:
    10.1021/acscatal.5b004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Indolizines and Heterocyclic Chalcones Catalyzed by Supported Copper Nanoparticles
    作者:María José Albaladejo、Francisco Alonso、Miguel Yus
    DOI:10.1002/chem.201204305
    日期:2013.4.22
    Solvent decides: Versatile copper nanoparticles (Cu NPs) on activated carbon have been found to catalyze the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indolizines in dichloromethane and the synthesis of heterocyclic chalcones in the absence of solvent, in both cases, from pyridine‐2‐carbaldehyde derivatives, secondary amines, and terminal alkynes (see scheme).
    溶剂决定:已发现活性炭上的多功能纳米颗粒(Cu NPs)可以催化二氯甲烷吲哚嗪的多组分合成以及在无溶剂的情况下催化吡啶-2-甲醛甲醛生物的杂环查耳酮的合成胺和末端炔烃(请参阅方案)。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骆驼蓬酸 顺-六氢-1H-吡咯并[3,2-B]吡啶-4(2H)-羧酸叔丁基酯 螺哌啶-4,3’-3H吡咯并[2,3-b]吡啶-2’(1’H)-酮 螺[哌啶-4,3'-吡咯并[2,3-B]吡啶]-2'(1'H)-酮盐酸盐 莫西沙星杂质69 苹果酸法米替尼 苯乙胺,a,4-二甲基-b-苯基- 苄基-11氢吡咯并[3,4-B]吡啶 罗沙布林 甲基6-甲酰基-1-甲基-1H-吡咯并[3,2-b]吡啶-2-羧酸酯 甲基5-氰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羧酸酯 甲基4-溴-1H-吡咯并[2,3-B]吡啶-2-甲酸基酯 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5-甲酸酯 甲基-1-甲氧基-4-吡咯并[3,2-c]吡啶 甲基 5-硝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羧酸 环戊二烯并[4,5]吡咯并[2,3-B]吡啶,5,6,7,8-四氢 氧代-(1H-吡咯并[2,3-b]吡啶-3-基)-乙酸甲酯 培西达替尼盐酸盐 培西达替尼 吲嗪 吲哚嗪-6-羧酸乙酯 吲哚嗪-3-甲腈 吲哚嗪-2-羧酸甲酯 吲哚嗪-2-羧酸 吡啶并[2,3-b]吡嗪-3(4H)-酮,2-(3-吡啶基甲基)-4-[3-[2-(5-嘧啶基)乙烯基]苯基]-,(E)- 叔丁基八氢-1H-吡咯并[2,3-c]吡啶-6-羧酸盐 叔丁基5-溴-7-氯-3-碘-1H-吡咯并[2,3-c]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5-溴-7-氯-1H-吡咯并[2,3-c]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3-甲酰基-5-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3-(3-羟丙基-1-炔基)-5-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5-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3-基)氨基甲酸酯 叔丁基((5-氟代-1H-吡咯并[2,3-b]吡啶-4-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叔-丁基3-碘-1H-吡咯并[2,3-c]吡啶-1-羧酸酯 反式-六氢-1H-吡咯并[3,4-C]吡啶-5(6H)-羧酸叔丁酯 化合物 T28221 八氢吡咯并[3.4-b]吡啶-1-羧酸叔丁酯 八氢吡咯并[3,4-b]吡啶 八氢-吡咯[3,4-C]吡啶-2-甲酸叔丁酯 八氢-6-(苯基甲基)-1H-吡咯并[3,4-b]吡啶-1-羧酸 1,1-二甲基乙酯 八氢-1H-吡咯并[3,4-C]吡啶 二苯基(吡咯并[2,3-b]吡啶-1-基)膦 二乙基1H-吡咯并[2,3B]吡啶-2,6-二甲酸基酯 乙基7-氯-3-甲基-1H-吡咯并[3,2-b]吡啶-2-甲酸基酯 乙基7-氮杂吲哚-4-羧酸酯 乙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羧酸酯 乙基3-氨基-2-吲嗪羧酸酯 乙基1-乙基-1H-吡咯并[3,2-c]吡啶-6-羧酸酯 中氮茚-7-羧酸甲酯 中氮茚-6-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