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 pivalate | 1533457-6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 pivalate
英文别名
[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 2,2-dimethylpropanoate
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 pivalate化学式
CAS
1533457-62-3
化学式
C17H21NO2
mdl
——
分子量
271.359
InChiKey
FNBHKCVKNVHUQ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6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29.5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tert-butyl-1-(2-fluorophenyl)methanimine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 pivalate 在 chromium dichloride 、 magnesium4,4'-二壬基-2,2'-联吡啶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5h, 以88%的产率得到2-(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铬催化的未活化 C(芳基)-F 和 C(芳基)-O 键之间的选择性交叉电偶联
    摘要:
    化学惰性的 C(芳基)-F 键很少用于与其他未活化的键偶联,这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金属催化难以连续裂解两个未活化的键。我们在此报告了铬催化的化学惰性 C(芳基)-F 键的裂解,用于与未活化的 C(芳基)-O 键偶联,从而允许在高区域和高区域实现非反应性芳基氟化物和芳基酯之间的交叉亲电偶联化学选择性。通过还原 CrCl 2原位形成的反应性 Cr能够裂解o-C(芳基)-F 键得到单价和四重环铬酸盐;随后将双吡啶基插入到酯 C(芳基)-O 键中,然后还原消除允许这两个不同且未活化的键的正交耦合。机理研究表明,联吡啶配体极大地提高了Cr在C(芳基)-O键断裂中的反应性,与催化循环中的还原消除相比,第二次氧化加成可能缓慢发生。
    DOI:
    10.1021/acs.organomet.1c00664
  • 作为产物:
    描述:
    8-二甲基氨基萘-2-醇三甲基乙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7%的产率得到8-(dimethylamino)naphthalen-2-yl piva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 C(sp2)– 和 C(sp3)–O 键与 CO2 的羧化
    摘要:
    近年来,芳基卤化物和苄基卤化物与 CO2 的羧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使用化学计量量明确的金属物质的方便替代品。然而,这些过程中的大多数都需要使用自燃和空气敏感试剂,目前的方法主要限于有机卤化物。因此,非常希望发现一种温和的、操作简单的替代羧化反应,该羧化反应在广泛的底物范围内使用容易获得的偶联伙伴发生。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协议,该协议涉及 CO2 协同活化的开发和惰性 C(sp(2))-O 和 C(sp(3))-O 键的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活化,这些键源自简单且廉价的酒精,这是该领域以前未被认识到的机会。这种前所未有的羧化事件的特点是其简单、温和的反应条件、显着的选择性模式以及使用对空气、水分不敏感且易于处理的镍预催化剂的优异化学选择性曲线。我们的结果使我们的方法成为一种强大的替代方案,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以替代常用的有机卤化物作为羧化方案中的对应物。此外,这项研究首次表明,无痕导向基团允许在没有扩展
    DOI:
    10.1021/ja410883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moselective Cross-Coupl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and Unactivated C(aryl)–O Bonds Enabled by Chromium Catalysis
    作者:Jinghua Tang、Liu Leo Liu、Shangru Yang、Xuefeng Cong、Meiming Luo、Xiaoming Zeng
    DOI:10.1021/jacs.0c00283
    日期:2020.4.29
    combination of low-cost Cr(II) salt, 4,4-di-tert-butyl-2,2-dipyridyl (dtbpy) ligand and magnesium reductant shows high reactivity in promoting the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aryl methyl ether derivatives with aryl esters, by cleavage and coupling of two different C(aryl)-O bon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low-valent Cr species by reduction of CrCl2 with Mg can be considered, which prefers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两个不同且未活化的 C(芳基)-O 键与催化之间交叉耦合的第一个例子。低成本的 Cr(II) 盐、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基 (dtbpy) 配体还原剂的组合在促进芳基甲基醚衍生物与芳基酯,通过在温和条件下裂解和偶联两个不同的 C(芳基)-O 键。可以考虑通过用 Mg 还原 CrCl2 形成活性低价 Cr 物种,它更喜欢在 dtbpy 和邻亚基助剂的螯合帮助下最初激活苯基甲基醚的 C(芳基)-O 键。随后的连续还原、第二次 C(芳基)-O 活化和还原消除允许实现 C(芳基)-O/C(芳基)-O 键的选择性交叉偶联。
  • Chromium-Catalyzed Selective Borylation of Vinyl Triflates and Unactivated Aryl Carboxylic Esters with Pinacolborane
    作者:Li Gong、Chao Li、Fangyan Yuan、Senlin Liu、Xiaoming Zeng
    DOI:10.1021/acs.orglett.2c01015
    日期:2022.5.6
    catalysis via the selective formation of vinyl and aryl boronate esters. The competing hydrided reduction or allylic borylation proceeds sluggishly or does not occur, therefore providing a selective strategy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boronate into olefins and arenes.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σ-bond metathesis or oxidative addition mechanism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leavage
    使用频哪醇硼烷对丰富的乙烯基三氟甲磺酸酯和未活化的芳基羧酸酯进行硼酸化是通过催化选择性形成乙烯基和芳基硼酸酯实现的。竞争性氢化还原或烯丙基化反应缓慢或不发生,因此为将硼酸盐结合到烯烃和芳烃中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策略。机理研究表明,σ键复分解或氧化加成机制可能被认为是酯支架断裂的原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