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octylisoquinolin-1(2H)-one | 1241877-9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octylisoquinolin-1(2H)-one
英文别名
——
2-octylisoquinolin-1(2H)-one化学式
CAS
1241877-99-5
化学式
C17H23NO
mdl
——
分子量
257.376
InChiKey
ABJJXAFINFQLJ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6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22.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oct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在 叔丁基过氧化氢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癸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1%的产率得到2-octylisoquinolin-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N-取代的1,2,3,4-四氢异喹啉的可见光诱导控制氧化,用于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和异喹啉-1(2H)-one。
    摘要:
    N-取代的1,2,3,4-四氢异喹啉的可见光玫瑰孟加拉TBHP介导的受控氧化被开发用于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 H)-one和异喹啉-1(2 H)-个。本方法的特点是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并且制备的产物具有良好的产率。所开发的方法学在异吲哚并[2,1-b]异喹啉-5(7 H)-one(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合成中得到了进一步证明。
    DOI:
    10.1002/adsc.2020012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raphite-Supported Gold Nanoparticles as Efficient Catalyst for Aerobic Oxidation of Benzylic Amines to Imines and<i>N</i>-Substituted 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 to Amides: Synthetic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tic Study
    作者:Man-Ho So、Yungen Liu、Chi-Ming Ho、Chi-Ming Che
    DOI:10.1002/asia.200900261
    日期:2009.10.5
    of N‐substituted 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 in the presence of aqueous NaHCO3 solution gave the corresponding amides in good yields (83–93 %) with high selectivity (up to amide/enamide=93:4) (6 examples). The same protocol can be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benzimidazoles from the reaction of o‐phenylenediamines with benzaldehyde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8 examples). By simple centrifugation
    使用氧气作为末端氧化剂对胺进行选择性氧化是绿色化学中的重要领域。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使用石墨负载的纳米颗粒(AuNPs / C)催化环状和非环状苄胺的好氧氧化为相应的亚胺,具有中等至优异的底物转化率(43-100%)和产品收率(66–99%)(19个例子)。在NaHCO 3溶液存在下,对N-取代的1,2,3,4-四氢异喹啉进行氧化,得到的酰胺产率高(83-93%),选择性高(酰胺/酰胺= 93:4)( 6个示例)。相同的协议可以从反应被施加到苯并咪唑的合成Ò在好氧条件下将苯二胺苯甲醛一起使用(8个例子)。通过简单的离心,可以回收AuNPs / C并重复使用十次,以将二苄基胺氧化为N-亚苄基(苯基)甲胺,而不会显着降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将协议“ AuNPs / C + O 2 ”调整为克级,通过氧化10 g 1,2,3,4-可以得到8.9 g(84%分离出的产率)3,4-二氢异
  • Ruthenium-Mediated Dual Catalytic Reactions of Isoquinoline <i>via</i> C−H Activation and Dearomatization for Isoquinolone
    作者:Ting-Hsuan Wang、Wei-Chih Lee、Tiow-Gan Ong
    DOI:10.1002/adsc.201600313
    日期:2016.9.1
    We have unraveled the ruthenium‐promoted prototype reaction based on C(sp2)−C(sp3) bond formation through the reigoselective C−H activation of isoquinoline and pyridine derivatives with various alkyl halides, leading to 1‐substituted isoquinoline products in good yield. This C−H catalytic reaction did not rely on chelation assistance of the directing group of the substrates. The dimer [RuCl2(p‐cymene)]2
    我们已经解开了促进的基于C(sp 2)-C(sp 3)键形成的原型反应,该反应是通过对异喹啉吡啶衍生物与各种卤代烷进行区域选择性C H活化而形成的,从而得到了1取代的异喹啉产品屈服。该CH催化反应不依赖于底物的导向基团的螯合辅助。二聚体[RuCl 2(p- cymene)] 2与N-杂环卡宾配体金刚烷羧酸和K 2 CO 3碱在N中的结合最佳的条件是在150°C下使用2-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同时,我们还能够通过添加化学调节反应模式以脱芳香化,从而制得异喹诺酮产品。该反应方法不适用于其他含氮杂芳烃,如哒嗪嘧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