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 1,2-二(十六烷氧基羰基)乙烷磺酸钠(2C16S)与可光聚合的 1,2-二(10,12-三缩水甘油酰)-sn-甘油 3-磷酸胆碱(DTPC)按 2:100 的比例混合,通过改良薄膜水合法处理,得到一种聚合体,在 254 纳米波长的照射下,聚合体变成了巨囊(GVs)。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了 GVs 横截面上的自发荧光,发现其呈直径为 3.8 微米的环形,环内存在约 1 微米的暗色部分。当十八烷基罗丹明 B(RhB)作为两亲性荧光探针加入龙胆紫时,RhB 的荧光从整个环中发射出来。因此,2C16S 与 DTPC 的相分离得到了证实。同样,在 N,N-二(2-十六碳酰氧基乙基)二甲基碘化铵与 DTPC 的混合囊泡中发现,相分离囊泡的直径为 3.7 微米,在横截面图像中,环上有约 1 微米的暗色部分。另一方面,与 1,2-二(十二烷氧基羰基)乙磺酸盐、N,N-二(2-十二烷酰氧乙基)二甲基碘化铵和 N,N-二(2-十四烷酰氧乙基)二甲基碘化铵混合的 DTPC 囊泡形成了球状结构,充满了囊泡内部。每种双亲化合物主要相变温度的差异解释了分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