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methyl-4-oxo-4,5-dihydrofuran-3-yl)butyl pivalate | 958296-7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methyl-4-oxo-4,5-dihydrofuran-3-yl)butyl pivalate
英文别名
5-methyl-4-[4-(pivaloyloxy)butyl]dihydrofuran-3(2H)-one;4-(2-Methyl-4-oxofuran-3-yl)butyl 2,2-dimethylpropanoate
4-(2-methyl-4-oxo-4,5-dihydrofuran-3-yl)butyl pivalate化学式
CAS
958296-70-3
化学式
C14H22O4
mdl
——
分子量
254.326
InChiKey
WACVNQLPHFHQK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methyl-4-oxo-4,5-dihydrofuran-3-yl)butyl pivalateL-Select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9%的产率得到4-keto-2β-methyl-3α-(4'-pivaloxybutyl)-2,3,4,5-tetrahydro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阳极烯烃偶联反应:极化对碳-碳键形成的影响
    摘要:
    分子内阳极烯烃偶联反应形成新碳-碳键的能力已被证明取决于中间自由基阳离子的极化,而不是它的电子富集程度。研究了一系列底物,可以直接比较这两个参数。成功的环化导致形成高度功能化的双环分子,其中包含四个连续的立体原子,其中一个被四取代。首次证明烯二醇醚衍生物与环化反应相容。
    DOI:
    10.1021/ja076172e
  • 作为产物:
    描述:
    5-acetyl-7-(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6-oxoheptyl pivalate 在 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94%的产率得到4-(2-methyl-4-oxo-4,5-dihydrofuran-3-yl)butyl piva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阳极氧化和极性:探索烯烃自由基阳离子的化学性质
    摘要:
    已经研究了衍生自富含电子的烯烃的自由基阳离子的环化化学性质,并探讨了自由基阳离子的极化与反应的化学选择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极化程度更高的阳离子倾向于形成碳-碳键,而极化程度更低的阳离子则倾向于形成碳-杂原子键。发现了一种合成季碳的新方法,并研究了烯二醇醚与阳极烯烃偶联反应的相容性。
    DOI:
    10.1016/j.tet.2009.09.0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chemistry and Umpolung Reactions: New Tools for Solving Synthetic Challenges of Structure and Location
    作者:Kevin Moeller、Feili Tang、Ceng Chen
    DOI:10.1055/s-2007-990835
    日期:2007.11
    Electrochemistry is a powerful tool for initiating new umpolung reactions. In this paper, two examples are provided. One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electrochemistry for reversing the polarity of known functional groups and triggering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The second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electrochemistry for reversing the polarity of a chemical reagent, a technique that allows for spatially locating synthetic transformations on addressable chips.
    化学是启动新骤变反应的有力工具。本文提供了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演示了如何利用电化学逆转已知官能团的极性并引发碳-碳键的形成。第二个例子展示了利用电化学反转化学试剂的极性,这种技术可以在可寻址芯片上进行空间定位合成转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4-十六烷酰基-3-羟基-2-(羟甲基)-2H-呋喃-5-酮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 马来酸酐-d2 马来酸酐-13C4 马来酸酐-1-13C 马来酸酐 顺丁烯酸酐-2,3-13C2 顺丁烯二酐与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丙二醇的聚合物 雄甾-3,5,9(11)-三烯-17-酮,3-甲氧基-(8CI,9CI) 阿西弗兰 阻垢分散剂 钾抗坏血酸盐 重氮基烯,二环[2.2.1]庚-1-基(1,1-二甲基乙基)-,(Z)-(9CI) 赤藻糖酸钠 螺甲螨酯代谢物 M01 葫芦巴内酯 葡糖型抗坏血酸 苯基顺酐 聚氧乙烯(2-甲基-2-丙烯基)甲基二醚-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甲基乙烯基醚-ALT-马来酸酐)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 聚(乙烯-co-丙烯酸乙酯-co-顺丁烯二酐) 聚(乙烯-co-丙烯酸丁酯-co-马来酸酐) 维生素C钠 维生素C磷酸酯钠 维生素C磷酸酯 维生素C杂质 维生素C亚铁盐 维生素C乙基醚 维生素 C 磷酸酯镁 维生素 C 维他命C磷酸镁盐 维他命C杂质 纯绿青霉酸 粘氯酸酐 粘氯酸酐 粘氯酸酐 粘康酸内酯 粉青霉酸酐 穿心莲丁素 硫酰胺,(3-氰基-5,6,7,8-四氢-4H-环庚三烯并[b]噻吩并-2-基)-(9CI) 白头翁素 甲基[(2S,3R)-2-乙氧基-3,6-二氢-2H-吡喃-3-基]乙酸酯 甲基7-氧杂双环[2.2.1]庚-2,5-二烯-2-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3-呋喃羧酸酯 甲基4-氰基-2,5-二氢-3-呋喃羧酸酯 甲基4-氧代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4,5-二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3-甲基-2,3-二氢-3-呋喃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