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5-bromosalicylaldehyde)adipicdihydrazone | 337525-5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5-bromosalicylaldehyde)adipicdihydrazone
英文别名
N1',N6'-bis(5-bromo-2-hydroxybenzylidene)adipodihydrazide;N'1,N'6-bis(5-bromo-2-hydroxybenzylidene)adipohydrazide;N,N'-bis[(5-bromo-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hexanediamide
bis(5-bromosalicylaldehyde)adipicdihydrazone化学式
CAS
337525-54-9
化学式
C20H20Br2N4O4
mdl
——
分子量
540.211
InChiKey
FJPHPVKWFBATS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6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123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5-bromosalicylaldehyde)adipicdihydrazone二丁基二氯化锡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25h, 以7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六齿席夫碱同金属双金属有机锡(IV)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抗菌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四种新的同型双金属有机锡(IV)配合物的合成:[Et 2 Sn] 2 L(1),[Bu 2 Sn] 2 L(2),[Oct 2 Sn] 2 L(3)和[BuClSn ] 2 L(4)(H ^ 4大号 =  ñ 1 ',ñ 6 ' -双(5-溴-2-羟基苯亚甲基)adipodihydrazide),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FT-IR,NMR(的装置其结构解析1 H,13 C,119Sn)和单晶X射线分析。光谱研究表明,六齿配体通过ONO-ONO供体位点和五配位锡中心与二有机锡(IV)部分配位。(1)和(2)的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每个Sn原子的配合物具有均方双金属性质,且具有方形方锥配位几何形状。堆积图表明Sn⋯N和Br⋯π相互作用在产生超分子组装中的重要作用。筛选合成的化合物的抗微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化合物(2)对几种病原微生物表现出最高的活性。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4.02.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水杨醛己二酸二酰肼甲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92%的产率得到bis(5-bromosalicylaldehyde)adipicdihydraz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芳基)己二腙的双核钒(V)配合物:合成、光谱研究、晶体结构和催化活性
    摘要:
    三个新的双(芳基)己二酰肼双核钒 (V) 配合物(H4L1 = 双((2-羟基萘-1-基)亚甲基)己二酰肼,H4L2 = 双(5-溴-2-羟基亚苄基)己二酰肼,H4L3 = 双(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己二酰肼)通过[VO(acac)2]与腙配体的直接反应合成。配体和配合物通过 FT-IR、UV-Vis 和 NMR 光谱方法进行表征。L1 和 L3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 X 射线分析确定。L1 复合物的固态结构具有来自 N⋯H-O 氢键的一维氢键链。这些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已在使用 H2O2 作为末端氧化剂的各种烃类的氧化中得到测试。通常,已经获得了良好到极好的转化。图形概要
    DOI:
    10.1007/s11243-011-951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nuclear organotin(IV) complexes with adipic dihydrazones: Synthesis,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crystal structur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作者:Tahereh Sedaghat、Marjan Aminian、Giuseppe Bruno、Hadi Amiri Rudbari
    DOI:10.1016/j.jorganchem.2013.03.037
    日期:2013.8
    of 1 and 4 have been also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hydrazone acts as a tetrabasic ligand in the enolic form and is coordinated to two diorganotin moiety via the imine nitrogen and phenolic and enolic oxygen atoms. All complexes are binuclear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each tin is five.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igands and complexes has been evaluated
    新的有机锡(IV)配合物,(R 2 Sn)2 L [L = L a:R = Me(1),Ph(2); L = L b:R =我(3)中,Ph(4)]通过二腙配体的反应已经被合成,双(5-溴水杨醛)adipicdihydrazone(H 4大号一个)和双(2- hydroxynaphthaldehyde)adipicdihydrazone(H 4 L b)和R 2 SnCl 2(R = Me或Ph)。通过元素分析和IR,1 H NMR和119 Sn NMR光谱研究了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X射线晶体学也证实了图1和图4。结果表明,二hydr以烯醇形式充当四价配体,并通过亚胺氮以及和烯醇氧原子与两个二有机锡部分配位。所有络合物均为双核,每种的配位数为5。在体外配体和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已经对革兰氏阳性(被评估枯草芽孢杆菌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细菌和与标准的药物相比。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