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3-(2'-methoxy-1'-naphthyl)-4-methylpyrrole-2-carboxylate | 174808-6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3-(2'-methoxy-1'-naphthyl)-4-methylpyrrol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3-(2-methoxynaphthalen-1-yl)-4-methyl-1H-pyrrole-2-carboxylate
Ethyl (+/-)-3-(2'-methoxy-1'-naphthyl)-4-methylpyrrol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74808-63-0
化学式
C19H19NO3
mdl
——
分子量
309.365
InChiKey
XEGBMXIXTIHDT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5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3-(2'-methoxy-1'-naphthyl)-4-methylpyrrole-2-carboxylate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3-(2-Hydroxy-naphthalen-1-yl)-4-methyl-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optical resolution of axially dissymmetric pyrroles and pyrocolls: new catalyst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aromatic aldehydes
    摘要:
    新型轴向不对称吡咯,4-甲基-3-(2′-甲氧基-1′-萘基)吡咯-2-羧酸酯 1 和 4-乙基-3-(10′-甲氧基-9′-菲基)吡咯-2-羧酸酯 3 是由相应的硝基烯类和异氰基乙酸乙酯合成的。通过结晶(R)-1-苯基乙基酯 1d 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实现了化合物 1 的光学解析,而化合物 3b 的对映异构体则在外消旋体结晶时自发解析。化合物 3b 中的吡咯-菲键在 25 °C 时的旋转障碍(ΔG‡)(160 kJ mol-1)比化合物 1b 中的吡咯-萘键的旋转障碍(ΔG‡)高 30 kJ mol-1。羧酸盐 1b 或 3b 内酯化后失去了光学活性,而生成的内酯 2 与锂 (S)-1 苯基乙酰胺反应后非对映地开放。化合物 1a 和 3a 的对映体分别转化为轴向不对称的吡咯、1,6-双(2′-羟基-1′-萘基)-2、2,7-二甲基吡咯 5a 和 2,7-二乙基-1,6-双(10′-羟基-9′-菲基)吡咯 6a,它们都能有效地催化 Et2Zn 与芳香醛的对映选择性加成。
    DOI:
    10.1039/p1996000018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轴向不对称吡咯作为新型手性构建基:分子不对称的手性阻转异构卟啉的合成,表征和在第一个“预定”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合成了第一个轴向不对称吡咯4-甲基-3-(2'-甲氧基-1'-萘基)吡咯-2-羧酸酯1,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圆二色性分析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第一个(R,R,R,R)-和(S,S,S,S)-2,7,12,17-四甲基-3,8,13,18的分子不对称性-四(2'-甲氧基-1'-萘基)卟啉
    DOI:
    10.1039/c399400006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Kinetic Resolution by Enantioselective Aromatization: Conversion of Racemic Intermediates of the Barton–Zard Reaction into Enantioenriched 3‐Arylpyrroles
    作者:Sheng‐Cai Zheng、Qian Wang、Jieping Zhu
    DOI:10.1002/anie.201903589
    日期:2019.7
    Racemic 3,4‐dihydro‐2H‐pyrroles, hypothetical intermediates of the Barton–Zard reaction, were synthesized in a highly diastereoselective manner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Kinetic resolution of the dihydropyrroles with a quinine‐derived thiourea afforded the (+)‐3‐arylpyrrole products and recovered (+)‐3,4‐dihydro‐2H‐pyrroles with high efficiency (s‐factor up to 153). The resolved (+)‐3
    外消旋的3,4-二氢-2 H-吡咯是Barton-Zard反应的假设中间体,以高度非对映选择性的方式合成,并首次得到了充分表征。用奎宁衍生的硫脲对二氢吡咯进行动力学拆分,得到了(+)-3-芳基吡咯产物,并高效回收了(+)-3,4-dihydro-2 H-吡咯(s因子高达153)。分解后的(+)-3,4-二氢-2 H-吡咯随后用奎尼丁衍生的硫脲催化剂进行芳构化,从而制得具有出色的中心-手性手性转移的(-)-3-芳基吡咯。与公认的Barton-Zard机制相反,3,4-二氢-2 H的芳构化在双功能催化剂存在下的吡咯被认为是通过空前的顺序进行的,该顺序涉及同步 消除HNO 2和芳构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