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chloro-4,5-dihydro-1H-benzo[g]indole-3-carboxylic acid | 482655-5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chloro-4,5-dihydro-1H-benzo[g]indol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
7-chloro-4,5-dihydro-1H-benzo[g]indole-3-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482655-52-7
化学式
C13H10ClNO2
mdl
——
分子量
247.681
InChiKey
YYTOUYLURZBIJ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08.7±50.0 °C(Predicted)
  • 密度:
    1.46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3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53.09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乙基-2-氨甲基吡咯烷7-chloro-4,5-dihydro-1H-benzo[g]indole-3-carboxylic acidN,N'-羰基二咪唑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4%的产率得到7-Chloro-N-(1-ethyl-2-pyrrolidinylmethyl)-4,5-dihydro-1H-benzo[g]indole-3-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5-二氢-1H-苯并[g]吲哚-3-羧酰胺和相关的4H- [1]的新衍生物的合成和类D(2)结合亲和力苯并硫吡喃并[4,3-b]吡咯和5,6-二氢-4H-苯并[6,7]环庚[b]吡咯-3-羧酰胺类似物。
    摘要:
    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5-二氢-1H-苯并[g]吲哚-3-羧酰胺(2a)(一系列2-氨基甲基吡咯烷基的代表术语)的各种新衍生物和结构类似物合成具有良好的D(2)-样亲和力的4,5-二氢苯并[g]吲哚甲酰胺,并评估它们在体外与多巴胺D(2)-样受体结合的能力。检查了分子的4,5-二氢苯并[g]吲哚部分对D(2)样受体结合的结构贡献。从这些研究中,发现化合物2k 2-氯-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5,6-二氢-4H-苯并[6,7]环庚[b]吡咯-3-甲酰胺对D(2)样受体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在大鼠中进行的行为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可减轻由苯丙胺引起的机能亢进,苯丙胺是所有抗精神病药物共有的特性,剂量不能诱发僵直性僵直,这种作用预示着人类锥体外系副作用。其他化合物表现出中等的(2c,2h和2j)或对D(2)样受体没有亲和力。
    DOI:
    10.1016/s0968-0896(02)00118-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5-二氢-1H-苯并[g]吲哚-3-羧酰胺和相关的4H- [1]的新衍生物的合成和类D(2)结合亲和力苯并硫吡喃并[4,3-b]吡咯和5,6-二氢-4H-苯并[6,7]环庚[b]吡咯-3-羧酰胺类似物。
    摘要:
    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5-二氢-1H-苯并[g]吲哚-3-羧酰胺(2a)(一系列2-氨基甲基吡咯烷基的代表术语)的各种新衍生物和结构类似物合成具有良好的D(2)-样亲和力的4,5-二氢苯并[g]吲哚甲酰胺,并评估它们在体外与多巴胺D(2)-样受体结合的能力。检查了分子的4,5-二氢苯并[g]吲哚部分对D(2)样受体结合的结构贡献。从这些研究中,发现化合物2k 2-氯-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5,6-二氢-4H-苯并[6,7]环庚[b]吡咯-3-甲酰胺对D(2)样受体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在大鼠中进行的行为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可减轻由苯丙胺引起的机能亢进,苯丙胺是所有抗精神病药物共有的特性,剂量不能诱发僵直性僵直,这种作用预示着人类锥体外系副作用。其他化合物表现出中等的(2c,2h和2j)或对D(2)样受体没有亲和力。
    DOI:
    10.1016/s0968-0896(02)0011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