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 | 132625-7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
英文别名
N-(diethylcarbamothioyl)naphthalene-1-carboxamide
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化学式
CAS
132625-74-2
化学式
C16H18N2OS
mdl
——
分子量
286.398
InChiKey
UTGCUMAUDQUCC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copper(II) sulfate乙醇 为溶剂, 以83%的产率得到bis[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to]copper(II)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单分子前驱体相控沉积硫化铜薄膜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新配体 N,N-二乙基-N'-(1-萘甲酰基)硫脲 (1a) 和 N,N-二丙基-N'-(1-萘甲酰基)硫脲 (1b) 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它们与铜、双[N,N-二乙基-N'-(1-萘甲酰基)硫脲基]CuII (2a)和双[N,N-二丙基-N'-(1-萘甲酰基)硫脲基]CuII(2b)的络合物)。所有四种化合物(即 1a、1b、2a 和 2b)均通过元素分析、1H NMR 和 13C NMR 光谱以及 FTIR 光谱进行表征。化合物1a、1b和2b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2a 和 2b 的热重分析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在 190 到 370 °C 之间分解。然后将化合物 2a 和 2b 用作单分子前体,用于通过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来沉积硫化铜薄膜。沉积薄膜的相和纯度通过粉末 X 射线衍射证实,这表明生长的薄膜仅由正交 (Cu7S4) 相组成。通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DOI:
    10.1002/ejic.201301008
  • 作为产物:
    描述:
    1-萘甲酰氯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58h, 生成 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单分子前驱体相控沉积硫化铜薄膜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新配体 N,N-二乙基-N'-(1-萘甲酰基)硫脲 (1a) 和 N,N-二丙基-N'-(1-萘甲酰基)硫脲 (1b) 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它们与铜、双[N,N-二乙基-N'-(1-萘甲酰基)硫脲基]CuII (2a)和双[N,N-二丙基-N'-(1-萘甲酰基)硫脲基]CuII(2b)的络合物)。所有四种化合物(即 1a、1b、2a 和 2b)均通过元素分析、1H NMR 和 13C NMR 光谱以及 FTIR 光谱进行表征。化合物1a、1b和2b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2a 和 2b 的热重分析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在 190 到 370 °C 之间分解。然后将化合物 2a 和 2b 用作单分子前体,用于通过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来沉积硫化铜薄膜。沉积薄膜的相和纯度通过粉末 X 射线衍射证实,这表明生长的薄膜仅由正交 (Cu7S4) 相组成。通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DOI:
    10.1002/ejic.201301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and potential anticancer activity of [Pt(phen)(L1-κ<i>S</i>)<sub>2</sub>] studi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variable temperature <sup>1</sup>H and <sup>195</sup>Pt NMR spectroscopy
    作者:Edmore F. Kangara、Tebogo Peega、Leonie Harmse、Juanita L. van Wyk、Demetrius C. Levendis、Izak A. Kotzé
    DOI:10.1039/c8nj06010j
    日期:——

    Conformers of [Pt(phen)(L1S)2] observed in solution as a result of π-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usual κS-coordinated N,N-diethyl-N′-1-naphthoylthioureato ligands and 1,10-phenanthroline.

    由于不寻常的κS配位的N,N-二乙基-N'-1-硫脲配体与1,10-咯啉之间的π-堆积相互作用,[Pt(phen)(L1-κS)2]的构型在溶液中被观察到。
  • Facile synthesis of a PbS<sub>1−x</sub>Se<sub>x</sub> (0 ≤ <i>x</i> ≤ 1) solid solution using bis(<i>N</i>,<i>N</i>-diethyl-<i>N</i>′-naphthoylchalcogenoureato)lead(<scp>ii</scp>) complexes
    作者:Selina Ama Saah、Malik Dilshad Khan、Paul D. McNaughter、Johannes A. M. Awudza、Neerish Revaprasadu、Paul O’Brien
    DOI:10.1039/c8nj03299h
    日期:——
    PbS1−xSex (where 0x1) solid solution has been synthesized over the entire range of composition using bis(N,N-diethyl-N′-naphthoyl thio- (1) and seleno- (2) ureato) complexes of lead, via the hot injection route. The p-XRD analysis of the PbS1−xSex series shows that the diffraction peaks of the alloy system is intermediate between pure PbS and PbSe. The alloyed nanoparticles displayed cubic morphologies
    纳米晶体的PbS 1- XX(其中,0≤ X ≤1)固溶体已被使用过组合物之二的整个范围内合成(Ñ,Ñ二乙基Ñ '基- (1)和(2 )通过热注射途径形成尿素)络合物。PbS 1- x Se x的p-XRD分析系列表明,合体系的衍射峰介于纯PbS和PbSe之间。合化的纳米颗粒显示出类似于母体材料的立方形态。合体系的吸收带隙显示出从PbS到PbSe的线性位移,它是成分的函数,并且与晶格参数的变化有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