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pheneth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 1363394-3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pheneth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1-(4-methoxyphenethyl)-2-naphthaldehyde
1-(4-methoxypheneth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1363394-36-8
化学式
C20H18O2
mdl
——
分子量
290.362
InChiKey
YYNDHOWTDTTWJ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5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methoxypheneth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对甲苯磺酰胺三氟化硼乙醚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5%的产率得到2-(4-methoxyphenyl)-3-tosyl-1,2,3,4-tetrahydrobenzo[f]is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氢化物转移进行 C-H 键功能化:通过苯甲基 C-H 键的立体选择性分子内胺化形成 α-芳基化哌啶和 1,2,3,4-四氢异喹啉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一项通过N-甲苯磺酰亚胺的氢化物转移环化(HT-胺化)进行sp 3 C-H 键分子内胺化的研究。在此转化中,5-芳基醛在 BF 3 ·OEt 2存在下与N-甲苯磺酰胺反应,形成亚胺并进行 HT 环化,生成 2-芳基哌啶和 3-芳基-1,2,3,4-一锅法制备四氢异喹啉。我们检查了一系列醛底物的反应性作为其构象灵活性的函数。构象刚性较高的底物反应性更强,从而获得更高的所需产物产率。然而,连接N-甲苯磺酰亚胺和苄基 sp 3 C-H 键的烷基链上的单个取代基足以发生 HT 环化。此外,对各种芳烃的检查表明,氢 C-H 键的电子特性极大地影响了反应的效率。我们还发现这种转变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2-取代醛产生顺式-2,5-二取代哌啶,而3-取代醛产生反式-2,4-二取代哌啶。立体选择性是热力学控制的结果。提出了哌啶环上芳烃和甲苯磺酰基之间的假烯丙基张力,以合理化芳基环位于轴向位置的异
    DOI:
    10.1021/jo300635m
  • 作为产物:
    描述:
    manganese(IV)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464 mg的产率得到1-(4-methoxypheneth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氢化物转移进行 C-H 键功能化:通过苯甲基 C-H 键的立体选择性分子内胺化形成 α-芳基化哌啶和 1,2,3,4-四氢异喹啉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一项通过N-甲苯磺酰亚胺的氢化物转移环化(HT-胺化)进行sp 3 C-H 键分子内胺化的研究。在此转化中,5-芳基醛在 BF 3 ·OEt 2存在下与N-甲苯磺酰胺反应,形成亚胺并进行 HT 环化,生成 2-芳基哌啶和 3-芳基-1,2,3,4-一锅法制备四氢异喹啉。我们检查了一系列醛底物的反应性作为其构象灵活性的函数。构象刚性较高的底物反应性更强,从而获得更高的所需产物产率。然而,连接N-甲苯磺酰亚胺和苄基 sp 3 C-H 键的烷基链上的单个取代基足以发生 HT 环化。此外,对各种芳烃的检查表明,氢 C-H 键的电子特性极大地影响了反应的效率。我们还发现这种转变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2-取代醛产生顺式-2,5-二取代哌啶,而3-取代醛产生反式-2,4-二取代哌啶。立体选择性是热力学控制的结果。提出了哌啶环上芳烃和甲苯磺酰基之间的假烯丙基张力,以合理化芳基环位于轴向位置的异
    DOI:
    10.1021/jo300635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cise Route to 3-Arylisoquinoline Skeleton by Lewis Acid Catalyzed C(sp<sup>3</sup>)–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ormal Synthesis of (±)-Tetrahydropalmatine
    作者:Keiji Mori、Taro Kawasaki、Takahiko Akiyama
    DOI:10.1021/ol300180w
    日期:2012.3.16
    An expeditious route to furnish an isoquinoline skeleton via hydride shift mediated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was developed. In this process, an unusual [1,5]-H shift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the adjacent heteroatom took place to produce tetrahydro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in good to excellent chemical yields. The formal synthesis of (+/-)-tetrahydropalmatine was achieved by exploiting this new transform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