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2,6-diacetylpyridine bis(4N-methylthiosemicarbazone))(NO3)2]NO3 | 1410046-7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2,6-diacetylpyridine bis(4N-methylthiosemicarbazone))(NO3)2]NO3
英文别名
bismuth;1-methyl-3-[(E)-1-[6-[(E)-C-methyl-N-(methylcarbamothioylamino)carbonimidoyl]pyridin-2-yl]ethylideneamino]thiourea;trinitrate
[Bi(2,6-diacetylpyridine bis(<sup>4</sup>N-methylthiosemicarbazone))(NO3)2]NO3化学式
CAS
1410046-75-1
化学式
C13H19BiN9O6S2*NO3
mdl
——
分子量
732.468
InChiKey
HBEUZZHNKIJGKJ-UOHANMJ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8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33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muth (III) nitrate pentahydrate2,6-diacetylpyridine bis(4N-methylthiosemicarbazone)硝酸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8%的产率得到[Bi(2,6-diacetylpyridine bis(4N-methylthiosemicarbazone))(NO3)2]NO3
    参考文献:
    名称:
    九配位的2,6-二乙酰基吡啶双(4 N-甲基硫代半碳酰胺)配位的铋(III)配合物:晶体结构和体内和体外生物学评估
    摘要:
    到目前为止,铋(III)与硫代半氨基甲酮的配合物还比较少见。与大量的体外数据相比,很少进行体内生物学研究。在这里,一个有趣的九配位铋(III)络合物[Bi(H 2 L)(NO 3)2 ] NO 3 [ 1;ħ 2 L = 2,6-二乙酰基二(4 Ñ -methylthiosemicarbazone)],已经合成和结构表征。分析数据揭示了1:1(金属/配体)化学计量的形成。体外生物学研究表明,铋配合物1已显示出比其母体配体更高的抗菌和抗癌活性,尤其是针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C = 10.66μM,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IC 50 = 26.8μM。更重要的是,它还明显抑制了荷瘤小鼠的H22异种移植肿瘤生长(10 mg / kg;抑制率= 61.6%)。这些结果表明,与铋(III)的配位可能是发现新的抗癌药物候选者的有趣策略。
    DOI:
    10.1021/ic301959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Z)-1-(3-乙基-5-羟基-2(3H)-苯并噻唑基)-2-丙酮 齐拉西酮砜 齐帕西酮-d8 阳离子蓝NBLH 阳离子荧光黄4GL 锂2-(4-氨基苯基)-5-甲基-1,3-苯并噻唑-7-磺酸酯 铜酸盐(4-),[2-[2-[[2-[3-[[4-氯-6-[乙基[4-[[2-(硫代氧代)乙基]磺酰]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羟基-kO)-5-硫代苯基]二氮烯基-kN2]苯基甲基]二氮烯基-kN1]-4-硫代苯酸根(6-)-kO]-,(1:4)氢,(SP-4-3)- 铜羟基氟化物 钾2-(4-氨基苯基)-5-甲基-1,3-苯并噻唑-7-磺酸酯 钠3-(2-{(Z)-[3-(3-磺酸丙基)-1,3-苯并噻唑-2(3H)-亚基]甲基}[1]苯并噻吩并[2,3-d][1,3]噻唑-3-鎓-3-基)-1-丙烷磺酸酯 邻氯苯骈噻唑酮 西贝奈迪 螺[3H-1,3-苯并噻唑-2,1'-环戊烷] 螺[3H-1,3-苯并噻唑-2,1'-环己烷] 葡萄属英A 草酸;N-[1-[4-(2-苯基乙基)哌嗪-1-基]丙-2-基]-2-丙-2-基氧基-1,3-苯并噻唑-6-胺 苯酰胺,N-2-苯并噻唑基-4-(苯基甲氧基)- 苯酚,3-[[2-(三苯代甲基)-2H-四唑-5-基]甲基]- 苯胺,N-(3-苯基-2(3H)-苯并噻唑亚基)- 苯碳杂氧杂脒,N-1,2-苯并异噻唑-3-基- 苯甲酸,4-(6-辛基-2-苯并噻唑基)- 苯甲基2-甲基哌啶-1,2-二羧酸酯 苯并噻唑正离子,2-[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1-丙烯-1-基]-3-乙基-,碘化(1:1) 苯并噻唑正离子,2-[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3-乙基-6-甲基-,碘化 苯并噻唑正离子,2-[(2-乙氧基-2-羰基乙基)硫代]-3-甲基-,溴化 苯并噻唑啉 苯并噻唑三氯金(III) 苯并噻唑-d4 苯并噻唑-7-乙酸 苯并噻唑-6-腈 苯并噻唑-5-羧酸 苯并噻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噻唑-4-醛 苯并噻唑-4-乙酸 苯并噻唑-2-磺酸钠 苯并噻唑-2-磺酸 苯并噻唑-2-磺酰氟 苯并噻唑-2-甲醛 苯并噻唑-2-甲酸 苯并噻唑-2-甲基甲胺 苯并噻唑-2-基磺酰氯 苯并噻唑-2-基甲基-乙基-胺 苯并噻唑-2-基叠氮化物 苯并噻唑-2-基-邻甲苯-胺 苯并噻唑-2-基-己基-胺 苯并噻唑-2-基-(4-氯-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4-氟-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4-乙氧基-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2-甲氧基-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2,6-二甲基-苯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