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3-carboxy-1-benzofuran-2-carboxylato-κO3)tetrakis(1H-imidazole-κN3)copper(II) | 1232835-8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3-carboxy-1-benzofuran-2-carboxylato-κO3)tetrakis(1H-imidazole-κN3)copper(II)
英文别名
[Cu(BFDC(-H))2(C3H4N2)4];Bis(3-carboxy-1-benzofuran-2-carboxylato-kappaO^3^)tetrakis(1H-imidazole-kappaN^3^)copper(II);copper;2-carboxy-1-benzofuran-3-carboxylate;1H-imidazole
bis(3-carboxy-1-benzofuran-2-carboxylato-κO3)tetrakis(1H-imidazole-κN3)copper(II)化学式
CAS
1232835-80-1
化学式
C32H26CuN8O10
mdl
——
分子量
746.152
InChiKey
NSPYRRPSZVSRSU-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3
  • 重原子数:
    5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96
  • 氢给体数:
    6
  • 氢受体数:
    1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单阴离子形式的1-苯并呋喃-2,3-二羧酸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合成子
    摘要:
    1-苯并呋喃-2,3-二羧酸(C 10 H 6 O 5)是一种二羧酸配体,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金属离子结合在有机金属络合物中。该配体的特征在于两个羧基残基之间的分子内氢键,并且作为单阴离子物质,容易形成具有不同有机和无机阳离子的超分子加合物。这些是与二甲基铵阳离子的1:1加合物,即二甲基铵3-羧基-1-苯并呋喃-2-羧酸酯,C 2 H 8 N + ·C 10 H 5 O 5 -,(I),2:1配合物含铜2+离子,其中四个中性咪唑分子也坐标金属原子,即双(3-羧基-1-苯并呋喃-2-羧酸根-κ ö 3)四(1- ħ -咪唑κ Ñ 3)铜(II),[铜(C 10 H 5 O 5)2(C 3 H 4 N 2)4 ],(II),以及与[La(H 2 O)7 ] 3+离子的4:1加合物,即庚四水合(3-羧基) -1-苯并呋喃-2-羧酸根-κ ö 3)镧3-羧基-1-苯并呋喃-2-羧酸甲酯1-苯并呋喃-2
    DOI:
    10.1107/s01082701080404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雷美替胺杂质3 雷美替胺杂质22 雷美替胺杂质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钠1,4-二[(2-乙基己基)氧基]-1,4-二氧代-2-丁烷磺酸酯-3,3-二(4-羟基苯基)-2-苯并呋喃-1(3H)-酮(1:1:1)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13C6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二庚酸酯 邻甲酚酞二己酸酯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萘并[2,3-b]呋喃-8(4H)-酮,4a,5,6,7,8a,9-六氢-,顺-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酚,2-[3-(2-苯并呋喃基)-5,6-二氢-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6-基]-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