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89233-1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89233-14-5;442157-50-8;442157-73-5;914917-70-7;916310-49-1;189188-77-0;916310-48-0
化学式
C11H29CoN5O
mdl
——
分子量
306.377
InChiKey
SCCSVUIGDYRHM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五齿大环配体的钴(III)配合物的异构分布和催化异构化。氢键的重要性。
    摘要:
    我们研究了[CoXLn] 2 +,3 +类型的配合物的异构体分布和重排(其中X = Cl-,OH-,H2O和Ln代表五齿的13-,14-和15元四-带有侧链伯胺的氮杂或二氮杂二恶英(N4或N2S2)大环)。氯配合物的制备步骤几乎完全产生了动力学上优选的顺式异构体(其中侧链伯胺是氯配体的顺式),可以通过仔细的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分离。对于L13和L14,分离出所谓的cis-V异构体作为动力学产物,而对于L15,则首选cis-VI形式(基于N的非对映异构体),而对于L14(S)络合物,则都是cis-V获得反式I形式。所有这些配合物都会重新排列,形成稳定的反式异构体,其中侧链的伯胺会根据pH和后处理程序反式转变为单齿的水或羟基配体。总共研究了11种不同的配合物。从中,除了顺式-V- [CoClL14(S)] 2+的新结构外,[CoClL14(S)] 2+的两个不同的反式异构体也首次进行了结晶学表
    DOI:
    10.1021/ic060720s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五齿大环配体的钴(III)配合物的异构分布和催化异构化。氢键的重要性。
    摘要:
    我们研究了[CoXLn] 2 +,3 +类型的配合物的异构体分布和重排(其中X = Cl-,OH-,H2O和Ln代表五齿的13-,14-和15元四-带有侧链伯胺的氮杂或二氮杂二恶英(N4或N2S2)大环)。氯配合物的制备步骤几乎完全产生了动力学上优选的顺式异构体(其中侧链伯胺是氯配体的顺式),可以通过仔细的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分离。对于L13和L14,分离出所谓的cis-V异构体作为动力学产物,而对于L15,则首选cis-VI形式(基于N的非对映异构体),而对于L14(S)络合物,则都是cis-V获得反式I形式。所有这些配合物都会重新排列,形成稳定的反式异构体,其中侧链的伯胺会根据pH和后处理程序反式转变为单齿的水或羟基配体。总共研究了11种不同的配合物。从中,除了顺式-V- [CoClL14(S)] 2+的新结构外,[CoClL14(S)] 2+的两个不同的反式异构体也首次进行了结晶学表
    DOI:
    10.1021/ic060720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uter‐Sphere Redox Reaction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Discrete Co <sup>III</sup> /Fe <sup>II</sup> Pyrazine‐Bridged Mixed‐Valence Compounds
    作者:Paul V. Bernhardt、Manuel Martínez、Carlos Rodríguez
    DOI:10.1002/ejic.200900832
    日期:2010.2
    formal substitution process (i.e., [Co III XL] n+ + [Fe II (CN) 5 (pz)] 3- → Co II L} + [Fe III (CN) 5 (pz)] 2- → [LCo II (pz)Fe III (CN) 5 ] → [LCo III (pz)Fe II (CN) 5 ]), which was found to be actuating for the reaction with [Fe II (CN) 6 ] 4- , also applies. The final mixed-valence Class II complexes [LCo III -(pz)Fe II (CN) 5 ] are formed whenever the Co II L} moieties occurring after the initial
    配合物[Co III XL] n+ [X = Cl, OH, H 2 O]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L = (NH 3 ) 5 , transL 14 , transL 14S ,其中L 14 和L 14S 是五齿大环配体] 具有[Fe II (CN) 5 (pz)] 3- (pz = 1,4-吡嗪)作为配体、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进行。结果表明,先前建立的氧化还原触发的形式取代过程(即 [Co III XL] n+ + [Fe II (CN) 5 (pz)] 3- → Co II L} + [Fe III (CN) 5 (pz)] 2- → [LCo II (pz)Fe III (CN) 5 ] → [LCo III (pz)Fe II (CN) 5 ]),发现其与 [Fe II ( CN) 6 ] 4- ,也适用。最终的混合价 II 类复合物 [LCo III -(pz)Fe II (CN)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乙腈)二氯镍(II) (R)-(-)-α-甲基组胺二氢溴化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3-氨基环丁烷甲腈盐酸盐 顺式-2-羟基甲基-1-甲基-1-环己胺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二盐酸盐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