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tert-Butoxycarbonylamino)-7-[hydroxy(2-benzyloxy-1-naphthyl)methyl]-1H-benzotriazole | 215807-7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ert-Butoxycarbonylamino)-7-[hydroxy(2-benzyloxy-1-naphthyl)methyl]-1H-benzotriazole
英文别名
——
1-(tert-Butoxycarbonylamino)-7-[hydroxy(2-benzyloxy-1-naphthyl)methyl]-1H-benzotriazole化学式
CAS
215807-72-0
化学式
C29H28N4O4
mdl
——
分子量
496.566
InChiKey
JDYWCIDQOMUGH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2
  • 重原子数:
    37.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98.5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tert-Butoxycarbonylamino)-7-[hydroxy(2-benzyloxy-1-naphthyl)methyl]-1H-benzotriazol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9.0h, 生成 6,8-Diiodo-1,2,3,4-tetrahydro-12H-benzo[a]xant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酚分子内捕获苯并炔的第一种有效方法:黄嘌呤的新方法
    摘要:
    二价阴离子1之间的冷凝源于1-(N-丁氧基羰基氨基)-1 H-苯并三唑和甲硅烷氧基水杨醛10给出预期的加合物11的优良产率。虽然尝试去除N -Boc功能没有成功,但是去甲硅烷基化和氢解作用可释放出羟基苄基衍生物14,该羟基苄基衍生物14可以被有效地脱保护而得到N- Boc功能。胺 15。然后顺利进行分解 到 苯并 16,暴露于N-碘琥珀酰亚胺,并通过苯酚基团与碘的分子内捕获,以得到碘氧杂蒽17。一种更有效的方案是将二价阴离子1 与2-(苄氧基)芳基醛缩合; 初始产物19和22a的氢解作用都可以使氢的脱保护苯酚的功能并影响苯甲醇基团的氢解。最终的酸性脱保护并暴露于N-碘琥珀酰亚胺碘蒽酮21和23的收率很高,首次证明了一种可行的分子内诱捕方法。苯并 通过酚基。
    DOI:
    10.1039/b103834f
  • 作为产物:
    描述:
    2-苄氧基-1-萘醛1-(tert-Butoxycarbonylamino)-1H-benzotriazole正丁基锂 、 cerium(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9.5h, 以55%的产率得到1-(tert-Butoxycarbonylamino)-7-[hydroxy(2-benzyloxy-1-naphthyl)methyl]-1H-benzo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酚分子内捕获苯并炔的第一种有效方法:黄嘌呤的新方法
    摘要:
    二价阴离子1之间的冷凝源于1-(N-丁氧基羰基氨基)-1 H-苯并三唑和甲硅烷氧基水杨醛10给出预期的加合物11的优良产率。虽然尝试去除N -Boc功能没有成功,但是去甲硅烷基化和氢解作用可释放出羟基苄基衍生物14,该羟基苄基衍生物14可以被有效地脱保护而得到N- Boc功能。胺 15。然后顺利进行分解 到 苯并 16,暴露于N-碘琥珀酰亚胺,并通过苯酚基团与碘的分子内捕获,以得到碘氧杂蒽17。一种更有效的方案是将二价阴离子1 与2-(苄氧基)芳基醛缩合; 初始产物19和22a的氢解作用都可以使氢的脱保护苯酚的功能并影响苯甲醇基团的氢解。最终的酸性脱保护并暴露于N-碘琥珀酰亚胺碘蒽酮21和23的收率很高,首次证明了一种可行的分子内诱捕方法。苯并 通过酚基。
    DOI:
    10.1039/b103834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First High-yielding Benzyne Cyclisation Using a Phenolic Nucleophile: A New Route to Xanthenes
    作者:David W. Knight、Paul B. Little
    DOI:10.1055/s-1998-1878
    日期:1998.10
    Condensation of dianion 2 derived from aminobenzotriazole 1 with O-benzyl-salicylaldehydes 11 gives intermediate alcohols 12 in good yields. Double hydrogenolysis gives phenols 13 which, upon deprotection and benzyne generation using N-iodosuccinimide, undergo smooth cyclisation to give the iodo-xanthenes 14 in excellent overall yields.
    基苯并三唑 1 衍生出的二元离子 2 与 O-苄基水杨醛 11 缩合,得到中间醇 12,收率很高。双重氢解可得到苯酚 13,苯酚 13 在使用 N-代丁二酰亚胺进行脱保护和生成苄后,会发生平滑的环化反应,从而以极佳的总收率得到-氧杂蒽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