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2-aminoethylimino)ethyl)phenol | 433940-6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2-aminoethylimino)ethyl)phenol
英文别名
2-[1-(aminoethylimino)ethyl]phenol;2-[N-(2-aminoethyl)-C-methylcarbonimidoyl]phenol
2-(1-(2-aminoethylimino)ethyl)phenol化学式
CAS
433940-66-0
化学式
C10H14N2O
mdl
——
分子量
178.234
InChiKey
GJPIEHIORUFZQ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58.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chloro(cycloocta-1,5-diene)palladium (II)2-(1-(2-aminoethylimino)ethyl)phenol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NˆO(亚氨基)苯酚钯(II)配合物催化的烯烃和炔烃的加氢:结构,动力学和化学选择性研究
    摘要:
    2-(2-甲氧基乙基亚氨基)乙基)苯酚(HL1),2-(2-羟基乙基亚氨基)乙基)苯酚(HL2),2-(2-氨基乙基亚氨基)乙基)苯酚(HL3)和2-(2-羟基乙基亚氨基)的反应)(甲基)苯酚(HL4)与[PdCl 2(COD)]得到中性钯络合物[PdCl 2(HL1)](1),[PdCl 2(HL2)](2),[PdCl 2(HL3)](3),[PdCl 2(HL4)](4)。用PPh 3处理复合物1生成阳离子络合物[Pd(HL1)ClPPh 3 ] +(5),而在PPh 3和p -TsOH存在下4与Pd(OAc)2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钯络合物[Pd(L1)( OTs(PPh 3)](6)。4a(4的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包含两个双齿阴离子配体(L4)。复杂1 – 6在烯烃和炔烃的加氢反应中形成了活性催化剂,其中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基序的侧链供体原子。异构化反应在末端烯烃加氢反应中占主导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8.07.034
  • 作为产物:
    描述:
    2'-羟基苯乙酮乙二胺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70%的产率得到2-(1-(2-aminoethylimino)eth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三齿 (NNO) 席夫碱二聚体铜 (II) 配合物的双末端叠氮衍生物:合成、X 射线结构、磁性和催化效果
    摘要:
    在结晶状态下,1 中的双核单元通过弱分子间 NH⋯O 氢键相关联,以提供沿结晶 a 轴观察的二维片状结构。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小幅度 (J = –0.45 cm-1) 是长 Cu…Cu 分离 (3.205(2) Å) 的结果。在温和条件下,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 作为有效氧化剂在烯烃环氧化的一系列溶剂中研究了 1 的催化功效。图形摘要 在温和条件下,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 作为有效氧化剂在烯烃环氧化的一系列溶剂中研究了 1 的催化功效。图形摘要 在温和条件下,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 作为有效氧化剂在烯烃环氧化的一系列溶剂中研究了 1 的催化功效。图形摘要
    DOI:
    10.1080/00958972.2020.18363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II) unsymmetrical N<sub>2</sub>O<sub>2</sub> tetradentate Schiff-base complex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studies
    作者:S. Gowri、M. Muthukumar、S. Krishnaraj、P. Viswanathamurthi、R. Prabhakaran、K. Natarajan
    DOI:10.1080/00958970903499651
    日期:2010.2.10
    A series of six-coordinate ruthenium(II) complexes [Ru(CO)(L x )(B)] (B = PPh3, AsPh3 or Py; L x = unsymmetrical tetradentate Schiff base, x = 5–8; L5= salen-2-hyna, L6= Cl-salen-2-hyna, L7= valen-2-hyna, L8= o-hyac-2-hyna) have been prepared by reacting [RuHCl(CO)(EPh3)2(B)] (E = P or As) with unsymmetrical Schiff bases in benzene under reflux. The new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analytical
    一系列六配位 (II) 配合物 [Ru(CO)(L x )(B)] (B = PPh3, AsPh3 或 Py; L x = 不对称四齿席夫碱, x = 5–8; L5 = salen -2-hyna, L6= Cl-salen-2-hyna, L7= valen-2-hyna, L8= o-hyac-2-hyna) 已通过反应制备 [RuHCl(CO)(EPh3)2(B) ] (E = P 或 As) 与不对称席夫碱在苯中回流。新配合物已通过分析和光谱(红外、电子、1H、31P 和 13C 核磁共振)数据进行表征。所有配合物都被指定为八面体结构。新的配合物是酮转移氢化的有效催化剂,并且对碳-碳偶联反应也表现出催化活性。
  • New Ruthenium(III) Complexes with Tridentate Schiff Base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Oxidation of Alcohols
    作者:K. Saridha、R. Karvembu、P. Viswanathamurthi、S. Yasodhai
    DOI:10.1080/15533170500301952
    日期:2005.10.1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ral hexa‐coordinated ruthenium(III) complexes of the type [RuX2(EPh3)(L)] (E=P or As; X=Cl or Br; L=monobasic tridentate ligand deriv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o‐phenylene diamine or ethylene diamine with salicylaldehyde or o‐hydroxyacetophenone) are reported. Elemental analyses, IR, electronic, EPR, and cyclic voltammetric data of the complexes are discussed. An octahedral geometry
    [RuX2(EPh3)(L)] 类型的几种六配位 (III) 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E=P 或 As;X=Cl 或 Br;L=由 o 缩合得到的一元三齿配体苯二胺乙二胺水杨醛或邻羟基苯乙酮)的报道。讨论了配合物的元素分析、IR、电子、EPR 和循环伏安数据。已经初步提出了所有配合物的八面体几何形状。使用 N-甲基吗啉-N-氧化物作为助氧化剂,发现新的配合物是苯甲醇环己醇分别氧化成苯甲醛环己酮的有效催化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