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oxy-2-(methylthio)adamantane | 97129-8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oxy-2-(methylthio)adamantane
英文别名
2-Methoxy-2-methylsulfanyladamantane
2-methoxy-2-(methylthio)adamantane化学式
CAS
97129-84-5
化学式
C12H20OS
mdl
——
分子量
212.356
InChiKey
IPQOFWBOLJELJ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id-base reactions of 1,3,4-thiadiazolines and thiocarbonyl ylides; 1,3,4-thiadiazoline-2-spiro-2′-adamantane
    作者:Grzegorz Mloston、Rolf Huisgen
    DOI:10.1016/s0040-4039(00)98510-1
    日期:1985.1
    with its acidic precursor , in the course of which the anion undergoes electrocyclic ring opening; the acid and base functions offer the clue to a prolific chemistry of the thiadiazoline and the thiocarbonyl ylide .
    在45℃下由标题化合物1惊人地形成C 22 H 32 N 2 S 2,涉及碱性金刚烷酮S-甲基化物()与其酸性前体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阴离子经历了电环开环;酸和碱的功能为噻唑啉和代羰基内酰胺的高产化学提供了线索。
  • Acid–base reactions of adamantanethione S -methylide and its spiro-1,3,4-thiadiazoline precursor
    作者:Grzegorz Mloston、Rolf Huisgen
    DOI:10.1016/s0040-4020(00)00988-1
    日期:2001.1
    The spiro-1,3,4-thiadiazoline 1 loses N2 at 45°C, and, as recently reported, the short-lived adamantanethione S-methylide (2) is an active 1,3-dipole. Interception of 2 by acids HX consists of CH2-protonation and ion recombination. Even 1 acts as HX vs 2 and—after electrocyclic ring opening of the anion (13 →15)—affords the dithioacetal C22H32N2S2 (14). The Δ3-thiadiazoline 1 is converted by base or
    螺-1,3,4-噻二唑啉1在45°C时失去N 2,并且,最近报道,寿命短的金刚烷酮S-甲基化物(2)是活性的1,3-偶极子。酸HX对2的拦截由CH 2-质子化和离子重组组成。偶数1代表HX vs 2,并且在阴离子(13 → 15)经电环开环后,承担了二缩醛C 22 H 32 N 2 S 2(14)的作用。的Δ 3 -thiadiazoline 1通过碱或酸催化转化为Δ 2 -tautomer 21。基腙(25,26)从形成1点秒-胺。讨论了机理并阐明了结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雷尼替丁EP杂质J 苯乙酮乙烷-1,2-二基二硫代缩醛 苯丙酮乙烷-1,2-二基二硫代缩醛 磷亚胺酸,[2,3,4,5,6-五氯-2,3,5,6-四氟-1-(2,2,3,3-四氟丙氧基)-4-(三氟甲基)环己基]-,三(2,2,3,3-四氟丙基)酯 硫代磷酸O,O-二乙基S-[2,2-二(乙硫基)丙基]酯 硫代二碳酸叔丁基乙基酯 硫代二碳酸 1-乙基 3-异丙基酯 甲硫基甲酸叔丁酯 甲氧基甲基硫烷基乙烷 甲氧基二硫代甲酸甲酯 甲氧基(甲基硫烷基)甲烷 甲基二[[(二甲基氨基)硫代甲酰]硫代]乙酸酯 甲基8-氧代-6,10-二硫杂螺[4.5]癸烷-7-羧酸酯 环辛酮硫代缩酮 环线威 环己基甲硫基甲基醚 环己基二乙酸二乙酯 氰硫基酸,2,2,2-三氯乙基酯 双(硫代甲氧基甲基)硫醚 双(亚甲基二硫代)四硫富瓦烯 六氢-2'3A-二甲基螺[1,3-二硫环戊并[4,5-B]呋喃-2,3'(2'H)-呋喃] 亚甲基二(氰基亚胺硫代碳酸甲酯) 亚甲基二(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二邻茴香醚 二硫氰基甲烷 二硫代丁酸甲酯 二甲硫基甲烷 二甲氧基-[(2-甲基-1,3-氧硫杂环戊烷-2-基)甲硫基]-巯基膦烷 二异丙基黄原酸酯 二(硫代碳酸 O-丁基酯)硫代酸酐 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亚甲基酯 二(乙硫基)甲烷 二(乙硫基)乙酸乙酯 二(乙氧基硫代羰基)硫醚 二(2-氨基乙基硫基)甲烷 乙醛,二(甲硫基)- 乙酸甲硫甲酯 乙氧基甲基异硫脲盐酸盐 乙丙二砜 乙丁二砜 丙烷-2、2-二基双(磺胺二基)二乙胺 丙烷-2,2-二基双(硫)基]二乙酸 三硫丙酮 [(异丙氧基硫基甲酰基硫基)硫基甲酰基硫基]硫代甲酸O-异丙基酯 [(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酰)甲基]甲基氰基亚氨二硫代碳酸酯 [(2R,4S,6R)-4,6-二甲基-1-硫羟基-1,3-二硫烷-2-基](二苯基)磷烷 [(2-羧基乙氧基)甲基]二甲基-锍溴化物(1:1) S-甲基O-(2-甲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酯 S-烯丙基 O-戊基二硫代碳酸酯 S-乙基O-(1-碘乙基)硫代碳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