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sulfide iron tetracarbonyl | 131377-9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sulfide iron tetracarbonyl
英文别名
Carbon monoxide;iron;methylsulfanylmethane
dimethyl sulfide iron tetracarbonyl化学式
CAS
131377-94-1
化学式
C6H6FeO4S
mdl
——
分子量
230.024
InChiKey
DDUTXPPTBLDIB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3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9.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methyl sulfide iron tetracarbonyldimethyl sulfide borane正己烷 为溶剂, 以2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富金属的金属戊烷簇的合成。涉及片段凝结的机理的证据
    摘要:
    以前的工作的间接证据支持了金属和含硼碎片缩合形成金属硼烷团簇的机理的机械假说,这表明改进了合成铁硼烷的途径。这项工作描述了两种新方法,包括检查具有与该假设一致的特性的两种前体。第一种前体是中性单核二甲硫基取代的四羰基铁Fe(CO)4 SMe 2,是一种新化合物,并已报道了其高收率的合成和结构表征。该化合物为铁硼硼烷Fe 2(CO)6 B 2 H 6提供了更好的途径与目前已知的那些相比,它是可分离的Fe(CO)4片段的替代来源。第二前体,铁(CO)3(CCO)2,其中CCO是η 2 -顺-cyclooctene,是铁(CO)的一个已知的,准备源3片段。Fe(CO)3(cco)2与BH 3源在低温下反应,可得到已知的铁硼烷的良好收率,其产物分布主要取决于反应物中硼与铁的比例。这两个结果都支持了金属氧烷团簇形成的机理,该机理涉及快速的金属羰基片段缩合作为主要的机械成分。
    DOI:
    10.1016/0022-328x(90)87219-4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羰基铁二甲基硫 在 Me3NO*2H2O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55%的产率得到dimethyl sulfide iron tetracarbonyl
    参考文献:
    名称:
    五羰基铁与环状硫醚和相关二烷基硫醚反应的比较
    摘要:
    已经开发了化合物Fe(CO)4(ER 2)的简便合成方法,其中ER 2 = SMe 2,SEt 2或SeMe 2。它涉及用三甲胺N-氧化物和16族化合物处理Fe(CO)5。与环硫醚,相同的合成方法的产率的双核二- thiolato类型的络合物的Fe 2(CO)6 {μ-SCH 2 CH(R)S},其中R = H或Me。Fe的结构2(CO)6 {μ-SCH 2 CH(Me)的S}已从X射线衍射数据来确定。
    DOI:
    10.1016/s0022-328x(01)0073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mparison of the reactions of pentacarbonyliron with cyclic thioethers and related dialkyl sulfides
    作者:Qian-Qian Zhang、Ron S Dickson、Gary D Fallon、Renuka Mayadunne
    DOI:10.1016/s0022-328x(01)00733-1
    日期:2001.5
    facile synthesis of the compounds Fe(CO)4(ER2), where ER2=SMe2, SEt2, or SeMe2, has been developed. It involves treatment of Fe(CO)5 with trimethylamine N-oxide and the Group 16 compound. With cyclic thioethers, the same synthetic procedure yields dinuclear bis-thiolato complexes of the type Fe2(CO)6μ-SCH2CH(R)S}, where R=H or Me. The structure of Fe2(CO)6μ-SCH2CH(Me)S} has been determined from X-ray
    已经开发了化合物Fe(CO)4(ER 2)的简便合成方法,其中ER 2 = SMe 2,SEt 2或SeMe 2。它涉及用三甲胺N-氧化物和16族化合物处理Fe(CO)5。与环硫醚,相同的合成方法的产率的双核二- thiolato类型的络合物的Fe 2(CO)6 μ-SCH 2 CH(R)S},其中R = H或Me。Fe的结构2(CO)6 μ-SCH 2 CH(Me)的S}已从X射线衍射数据来确定。
  • Synthesis of metal-rich metallaborane clusters. Evidence for a mechanism involving fragment condensation
    作者:Xiangsheng Meng、Ananda K. Bandyopadhyay、Thomas P. Fehlner、Friedrich-Wilhelm Grevels
    DOI:10.1016/0022-328x(90)87219-4
    日期:1990.8
    compound provides a better route to the ferraborane Fe2(CO)6B2H6 than those presently known and is an isolatable, alternate source of the Fe(CO)4 fragment. The second precursor, Fe(CO)3(cco)2, where cco is η2-cis-cyclooctene, is a known, ready source of the Fe(CO)3 fragment. The reaction of Fe(CO)3(cco)2 with BH3 sources at low temperatures results in good yields of known ferraboranes and a product
    以前的工作的间接证据支持了金属和含硼碎片缩合形成金属硼烷团簇的机理的机械假说,这表明改进了合成铁硼烷的途径。这项工作描述了两种新方法,包括检查具有与该假设一致的特性的两种前体。第一种前体是中性单核二甲硫基取代的四羰基铁Fe(CO)4 SMe 2,是一种新化合物,并已报道了其高收率的合成和结构表征。该化合物为铁硼硼烷Fe 2(CO)6 B 2 H 6提供了更好的途径与目前已知的那些相比,它是可分离的Fe(CO)4片段的替代来源。第二前体,铁(CO)3(CCO)2,其中CCO是η 2 -顺-cyclooctene,是铁(CO)的一个已知的,准备源3片段。Fe(CO)3(cco)2与BH 3源在低温下反应,可得到已知的铁硼烷的良好收率,其产物分布主要取决于反应物中硼与铁的比例。这两个结果都支持了金属氧烷团簇形成的机理,该机理涉及快速的金属羰基片段缩合作为主要的机械成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