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皮肤和侵袭性真菌感染是对人类健康的持续威胁,证实了开发新的有效和安全的抗真菌药的需要。 方法:合成了4,6-二甲基
异恶唑并[3,4-b]
吡啶-3(1H)-一(1)的一系列N1-烷基,N1-酰基和N1-磺酰基衍
生物。通过肉汤微稀释法评价了标题化合物对21种病原性酵母样真菌临床分离株和5种参考菌株的抗菌活性。 结果:在测试的化合物中,新制备的1的N1-苯甲酰基(2m)和N1-(4-
氟苯甲酰基)(2n)衍
生物对临床分离株的抑制作用分别为81%和95%,与参比药物
氟康唑。对化合物2n表现出最高敏感性的菌株包括假丝酵母(MIC <6.2μg/ mL),副念珠菌(MIC在<6.2-12.5μg/ mL范围内),白色念珠菌(MIC = 12.5μg / mL),以及卢梭菌和粘液红假单胞菌(MIC = 25 µg / mL)。 结论:就MIC而言,化合物2n对白色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A
TCC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