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5R)-(-)-5-methyl-3,6,8-trioxabicyclo[3.2.1]octane | 87937-0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5R)-(-)-5-methyl-3,6,8-trioxabicyclo[3.2.1]octane
英文别名
Methyl-5-trioxa-3,6,8-bicyclo<3.2.1>octan
(1S,5R)-(-)-5-methyl-3,6,8-trioxabicyclo[3.2.1]octane化学式
CAS
87937-03-9
化学式
C6H10O3
mdl
——
分子量
130.144
InChiKey
ZYYRPZUNVFRMSX-NTSWFWB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5
  • 重原子数:
    9.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7.6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S,5R)-(-)-5-methyl-3,6,8-trioxabicyclo[3.2.1]octane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氯化铝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80.0h, 生成 (+)-N,N-dimethyl((2R,6S)-6-methyl-1,4-dioxan-2-ylmeth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恶烷和氧杂蒽核:毒蕈碱激动剂的合适亚结构。
    摘要:
    合成并测试了带有1,4-二恶烷和1,4-氧杂蒽核的毒蕈碱激动剂,以评估它们对M(1)-M(4)毒蕈碱受体亚型的效力。2-侧链和6-甲基之间的立体化学关系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因为顺式异构体比相应的反式异构体更有效。但是,后者能够区分毒蕈碱受体亚型。在它们之中,化合物5b被证明特别有趣,因为它选择性地激活回肠M(3)受体亚型,而对其他化合物则没有激动剂活性。
    DOI:
    10.1016/j.bmc.2006.10.040
  • 作为产物:
    描述:
    (4S)-(2-chloromethyl-2-methyl-1,3-dioxolan-4-yl)methanol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98%的产率得到(1S,5R)-(-)-5-methyl-3,6,8-trioxabicyclo[3.2.1]oc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恶烷和氧杂蒽核:毒蕈碱激动剂的合适亚结构。
    摘要:
    合成并测试了带有1,4-二恶烷和1,4-氧杂蒽核的毒蕈碱激动剂,以评估它们对M(1)-M(4)毒蕈碱受体亚型的效力。2-侧链和6-甲基之间的立体化学关系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因为顺式异构体比相应的反式异构体更有效。但是,后者能够区分毒蕈碱受体亚型。在它们之中,化合物5b被证明特别有趣,因为它选择性地激活回肠M(3)受体亚型,而对其他化合物则没有激动剂活性。
    DOI:
    10.1016/j.bmc.2006.10.0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oxane and oxathiane nuclei: Suitable substructures for muscarinic agonists
    作者:Alessandro Piergentili、Wilma Quaglia、Mario Giannella、Fabio Del Bello、Bruno Bruni、Michela Buccioni、Antonio Carrieri、Samuele Ciattini
    DOI:10.1016/j.bmc.2006.10.040
    日期:2007.1
    to evaluate their potency at M(1)-M(4) muscarinic receptor subtypes. The stereoche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2-side chain and the 6-methyl grou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rug-receptor interaction, since the cis isomers are more potent than the corresponding trans isomers. However, the latter are a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muscarinic receptor subtypes. Among them compound 5b proves particularly
    合成并测试了带有1,4-二恶烷和1,4-氧杂蒽核的毒蕈碱激动剂,以评估它们对M(1)-M(4)毒蕈碱受体亚型的效力。2-侧链和6-甲基之间的立体化学关系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因为顺式异构体比相应的反式异构体更有效。但是,后者能够区分毒蕈碱受体亚型。在它们之中,化合物5b被证明特别有趣,因为它选择性地激活回肠M(3)受体亚型,而对其他化合物则没有激动剂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绿木霉菌素 甲基2,3-脱水-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糖苷 甲基 2,3-脱水-4,6-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替达霉素B 替达霉素A 普罗孕酮 戊二酰-2-(羟甲基)蒽并醌 反式-4-环己烯-1,2-二羰基二氯 二氧杂环庚烷 乙基(1R,7S,8r)-3,5-二氧杂双环[5.1.0]辛烷-8-羧酸酯 三乙基二胺 alpha-高-3-脱氧-3,3-二甲基-2,4-二氧杂-25-羟基维他命D3 8,8-二氯-4-乙基-3,5-二氧杂双环[5.1.0]辛烷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10-基甲醇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3-酮 6-[(1E,3E,5E)-6-[(1S,2S,3R,5R,6R)-2,8-二羟基-1,3,5,6-四甲基-4,7-二氧杂双环[3.2.1]辛烷-3-基]己-1,3,5-三烯基]-4-甲氧基-5-甲基吡喃-2-酮 5-甲氧基-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5-溴-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5-氟-5,7,7-三(三氟甲基)-6-[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亚基]-1,4-二氧杂环庚烷 5,5,6,6-四氟-1,3-二氧杂环庚烷 4-苯基-3,5,8-三氧杂双环[5.1.0]辛烷 4,5-环氧-2-甲氧基-6-甲基-四氢-吡喃-3-醇 4,4-二甲基-3,5,8-三氧杂双环[5,1,0]辛烷 4,4-[(3,20-二氧代孕甾-4-烯-14,17-二基)二氧基]丁酸 3’,5’-脱水胸苷 3-(2-甲基-2-丙基)-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3,7,9-三氧杂三环[4.2.1.02,4]壬烷-5-醇 3,7,10-三氧杂三环[4.3.1.02,4]癸烷 3,6-二氧杂-1-环庚醇 3,4-环氧-4-甲基四氢吡喃 2-亚甲基-1,3-二氧烷 2,5-邻亚甲基-d-甘露醇 1-羟基-3,6-二氧杂双环[3.2.1]辛烷-2-酮 1-甲基-4,7-二氧杂双环[4.1.0]庚烷 1-[3-(1,3-二氧杂环庚烷)苯基]-环丙胺 1-(3,5-脱水-2-脱氧-Β-D-苏-戊呋喃糖基)胸腺嘧啶 1,6:2,3-二酐-β-D-吡喃甘露糖 1,5:3,4-二去氢-2-脱氧戊糖醇 1,5:2,3-二脱水-4,6-O-亚苄基-D-蒜糖醇 1,5:2,3-二脱水-4,6-O-[(R)-苯基亚甲基]-D-蒜糖醇 1,5-二氧杂环庚烷-2-酮 1,4-二氧杂环庚烷-6-酮 1,3:2,5:4,6-三-o-亚甲基-D-甘露糖醇 1,3-二氧杂草 1,3-二噁庚环-5-醇,2,2-二甲基-6-(1,4,7,10-四氮杂环十二碳-1-基)- 1,2:3,4-二环氧环戊烷 (5R)-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庚烷-5-甲醛 (1R,2R)-2-[(1aS,8aS)-4beta-(3-呋喃基)-八氢-4abeta-甲基-8-亚甲基-2-氧代环氧乙烷并[d][2]苯并吡喃-7alpha-基]-2,6,6-三甲基-5-氧代-3-环己烯-1-乙酸甲酯 (1S,2S,4S,5S)-1-azido-2-hydroxymethyl-4-(thymin-1-yl)-3,6-dioxabicyclo[3.2.0]hept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