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methyl xanthate | 6370-0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methyl xanthate
英文别名
sodium;methoxymethanedithioate
sodium methyl xanthate化学式
CAS
6370-03-2
化学式
C2H3OS2*Na
mdl
——
分子量
130.167
InChiKey
AFLAOXOHBAMFHT-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3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methyl xanthate 在 hydrazine hydrate 作用下, 生成 硫代肼基甲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噻二唑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噻二唑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醇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钠、二硫化碳合成烷氧基磺原酸钠,烷氧基磺原酸钠与水合肼合烷氧基硫代羰基肼,再与2‑氯代乙酰氯合成N’‑烷氧基硫代羰基‑N‑2‑氯代乙酰肼;生成的酰肼类化合物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环合合成2‑烷氧基‑5‑氯甲基‑1,3,4‑噻二唑,再与4,5‑二氯‑3(2H)哒嗪酮反应,生成的中间体在碱性试剂催化下与脂肪胺或环状脂肪胺或丙硫醇发生取代反应合成双酰肼类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适用范围广泛,适合用在卫生害虫如苍蝇、蚊子、跳蚤等以及农业害虫如稻水相甲、甜菜夜蛾、小菜蛾、粘虫等防治上,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杀虫剂。
    公开号:
    CN103980268B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硫化碳sodium methylate甲醇 为溶剂, 以2.32 kg的产率得到sodium methyl xant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LCOHOL USE DISORDER
    [FR] COMPOSES ET MÉTHODES DE TRAITEMENT D'UN TROUBLE LIÉ À LA CONSOMMATION D'ALCOOL
    摘要:
    该披露涉及部分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用于调节醛脱氢酶如ALDH2的活性,以及/或治疗和/或预防与酒精相关的障碍,如酒精使用障碍、酒精引起的障碍、酒精滥用、酒精依赖、酒精中毒、酒精戒断等,以及/或减少饮酒量、减少对酒精的渴求或增加患有酒精使用障碍者的无重度饮酒日的百分比的方法。
    公开号:
    WO2022115742A1
  • 作为试剂:
    描述:
    二氧化碳sodium methyl xanth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碳酸氢钠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黄原酸的碱金属盐
    摘要:
    当二硫化碳与相应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在暴露于空气中的甲醇中,或与碱金属甲醇盐在干燥的甲醇或THF中,在室温下反应时,容易形成M(SSC-OMe)(M = Li–Cs)类型的甲基黄药。排除空气。反应易于通过13 C NMR光谱监测。Na,K,Rb和Cs盐可以高收率分离,而Li盐在尝试分离时会分解。所有化合物都容易被冠醚络合,并形成可分离的1:1加合物,包括难以捉摸的Li盐。所有产品均通过NMR(1 H,13C,碱金属核)和IR光谱,其中大多数结构都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Li(SSC-OMe)(12c4)(12c4 = [12] crown-4)和Cs(SSC-OMe)(18c6)(18c6 = [18] crown-6)代表第一个结构表征的锂和黄原酸铯配合物,分别。
    DOI:
    10.1002/ejic.2020002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ven-coordinated molybdenum(II) complexes containing carbonyl, triphenylphosphine, and O-donor or S-donor anionic bidentate ligands
    作者:V. Riera、F.J. Arnaiz、G.G. Herbosa
    DOI:10.1016/0022-328x(86)80410-7
    日期:1986.11
    A series of seven-coordinate molybdenum(II) complexes containing carbonyl, triphenylphosphine, bromide and/or O-donor and S-donor anionic bidentate ligands have been prepared in high yield. The synthesis involves the reaction of the six-coordinate complex Mo(CO)2(PPh3)2Br2 with the sodium salt of the appropriate ligand, in dichloromethane/methanol solution. The new complexes Mo(CO)2(PPh3)2Br(XOCR)
    已经高产率地制备了一系列包含羰基,三苯基膦,溴化物和/或O-给体和S-给体阴离子二齿配体的七配位钼(II)配合物。合成涉及六配位络合物Mo(CO)2(PPh 3)2 Br 2与适当配体的钠盐在二氯甲烷/甲醇溶液中的反应。新的配合物Mo(CO)2(PPh 3)2 Br(XOCR)(X = O,R = H,Me,Et,Ph,Cl 3 C; X = S,R = Me,Ph)。Mo(CO)2(PPh 3(XOCR)2(X = O,R = H,Me,Et,Ph; X = S,R = Me,Ph),Mo(CO)(PPh 3)2(SOCR)2(R = Me,Ph)和Mo(CO)2(PPh 3)2 Br(NO 3)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导率测量进行了表征。描述了改进的Mo(CO)2(PPh 3)2(S 2 COCH 3)2的合成。
  • 一种4-羟基-1,3-噻嗪-2-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台州学院
    公开号:CN112979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羟基‑1,3‑噻嗪‑2‑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室温下,依次将伯胺类化合物、烷基黄原酸盐和肉桂醛类化合物加到溶剂中,加料完毕,在25~100℃下反应至结束。反应液加水,再滴加1mol/L盐酸中和,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先水洗,再经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经甲苯重结晶,得到产品。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无催化剂、环境友好、安全性较好、产品收率及纯度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一种乙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台州学院
    公开号:CN1138312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在室温下,将取代炔烃、烷基黄原酸盐加到溶有伯胺或仲胺的溶剂混合液中,加料完毕,在25~100℃下反应至结束。反应液加水,滴加0.5mol/L盐酸中和,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先水洗,再经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经甲苯重结晶,得到产品。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无催化剂、环境友好、安全性较好、产品收率及纯度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Eosin Y catalyzed difunctionalization of styrenes using O<sub>2</sub> and CS<sub>2</sub>: a direct access to 1,3-oxathiolane-2-thiones
    作者:Arvind K. Yadav、Lal Dhar S. Yadav
    DOI:10.1039/c6gc00924g
    日期:——

    An efficient, one-pot, highly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3-oxathiolane-2-thiones from styrenes, CS2, atmospheric O2 and visible light is reported.

    报道了一种高效、一锅法、高度区域选择性从苯乙烯、CS2、大气中的O2和可见光合成1,3-噁硫杂环-2-硫酮的方法。
  • Alkyl and alkaneimidoyl derivatives of Nickel(II) That contain the bulky CH(SiMe3)2 Group
    作者:Tomás R. Belderraín、Margarita Paneque、Volker Sernau、Ernesto Carmona、Enrique Gutiérrez、Angeles Monge
    DOI:10.1016/0277-5387(96)00086-1
    日期:1996.7
    Abstract Reaction of the dichlorocomplex [Ni(Cl)2(PMe3)2] with [MgCH(SiMe3)2}Cl] gave the dimer [NiCH(SiMe3)2}(μ-Cl)(PMe3)]2 (1), which, in the presence of Me2 PCH2CH2PMe2 (dmpe) and PMe3, afforded the monomeric alkyls [NiCH (SiMe3)2}Cl(dmpe)] (2), and [NiCH(SiMe3)2}CI(PMe3)2] (3), respectively. Th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3 indicate a cis arrangement of the phosphine ligands which hasbeen
    摘要二氯配合物[Ni(Cl)2(PMe3)2]与[Mg CH(SiMe3)2} Cl]反应得到二聚体[Ni CH(SiMe3)2}(μ-Cl)(PMe3)] 2 (1),在存在Me2的情况下PCH2CH2PMe2(dmpe)和PMe3提供了单体烷基[Ni CH(SiMe3)2} Cl(dmpe)](2)和[Ni CH(SiMe3)2} CI(PMe3)2](3)。3的光谱性质表明膦配体的顺式排列已通过单晶X射线研究明确证实[P-Ni-P角为97.2(1)°],据报道还有一些氯化物配体取代反应,以及CNBut插入Ni-C键的结果1.光谱和X射线研究表明,后者反应的产物含有η2-烷亚氨基结构[Ni η2-C(NBut)CH(SiMe3)2} CI( PMe3)](6)。
查看更多